[发明专利]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3164.3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22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高耀红;王晓燕;王紫欣;马晓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3R3/30 | 分类号: | F23R3/30;F23R3/38;F23R3/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油 蒸发 火焰 | ||
本发明是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这种火焰筒相比于传统式的火焰筒,在传统式的火焰筒壁中间开出一个夹层,将燃油从供油槽输进去,通过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对燃油进行加热,变成油蒸汽,通过特定的油槽流动,最后引射到相应的地点进行燃烧。这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可实现燃油在低工况的稳定燃烧,达到助燃效果,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改善了燃烧状况,促进燃油更好的燃烧,同时也降低了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实现了对能量的有效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气轮机燃烧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轮机基本性能和发展水平具有很高的水平,对于现在的发动机发展仍然对我们提出了巨大的挑战,燃烧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结构尺寸的限制、新技术新要求等都是我们所必须考虑的。
燃烧室作为燃气轮机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在高温条件下,内部的火焰筒需要承受极大的热负荷与热冲击,工作环境也非常的恶劣过高的火焰筒壁面的壁温会导致火焰筒内部出现烧蚀,因此,如何在一定程度范围内合理的降低燃烧室火焰筒的壁温就显得尤为重要,确保工作的可靠性和它的寿命,是目前燃气轮机燃烧室火焰筒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针对燃气轮机燃烧室的技术领域的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具体为:在环形火焰筒布置了进燃油装置,燃油通过有一定倾斜度进燃油装置实现旋转运动,到达环形的储油槽侧壁,来自火焰筒壁面温度对燃油进行加热成油雾,最后通过倾斜成一角度的油雾流动通道,进一步加强了油雾的旋转,最后引射到相应的地点,这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可实现燃油在低工况的稳定燃烧,达到助燃效果,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改善了燃烧状况,促进燃油更好的燃烧,同时也降低了火焰筒壁面的温度,实现了对能量的有效利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输进燃油的供油槽、倾斜成一角度的供油槽间隔壁,环形的储油槽,环形的储油槽侧壁,油雾流动通道、倾斜成一角度的油雾流动通道间隔壁、油雾喷射孔,所示的以上装置在火焰筒壳体的夹层中,其中油雾喷射孔打通内部的火焰筒壁面,油雾喷射孔在倾斜成一角度的油雾流动通道的末端部。
所述的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燃料的供油槽呈一角度,与进口轴线方向夹角呈30°~45°,分布数量为40~50个,进入宽度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倾斜长度为宽度的2~3倍。
所述的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环形的储油槽的底部与燃料的供油槽的底部相平,长度为燃料的供油槽长度的6~8倍,环形的储油槽侧壁存在一定高度,占油雾流动通道间隔壁的高度的1/3-1/2。
所述的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油雾流动通道间隔壁呈一角度,与进口油雾轴线方向夹角呈15°~25°,数量与宽度供油槽间隔壁的数量和宽度一致,方向与供油槽所呈现的角度的正方向一致,油雾流动通道间隔壁的高度与环形的储油槽侧壁高度之和为油雾流动通道间隔壁的高度。倾斜长度为燃料的供油槽长度的10-12倍。
所述的一种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其特征在于:油雾喷射孔在油雾流动通道的末端部,直径大小为小于或等于供油槽的宽度。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火焰筒壳体的夹层中开出一系列通道,通入了燃油,利用火焰筒避免的的温度对燃油的加热,变成油雾,通过特定的流通结构引射到相应的结构,实现燃油蒸发式的火焰筒可实现燃油在低工况的稳定燃烧(2)本发明实现了对火焰筒壁面热量的有效利用,实现了火焰筒壁面的冷却。(3)本发明对加热蒸发后的油雾引射到相应的地点达到助燃效果,提高了燃油的燃烧效率,改善了燃烧状况,促进燃油更好的燃烧。(4)倾斜式的燃油通道,倾斜的通道,加强了流通加热面积,更好的加热,同时沿轴向的缩短,有利于保证火焰筒壳体的基本型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16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