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3536.2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虞将苗;马远跃;苏国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爱涛 |
地址: | 528313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镇赤花居委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高粘高弹 沥青 旋转 薄膜 烘箱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所述旋转薄膜烘箱中风扇设置在箱体内的顶面上,并正对旋转盘;风扇与风机开关连接;热空气导管设置在箱体内的底面上,并正对旋转盘;热空气导管分别与加热定时设定开关以及加热开关连接;电磁吸盘均匀的设置在箱体内的四周位置,且每一电磁吸盘均正对旋转盘;每一电磁吸盘均与电磁强度调节开关连接;强磁性金属棒放置在盛样旋转瓶内;温度计设置在箱体内的顶面上,并与温度液晶调节开关连接;电磁强度调节开关、温度液晶调节开关、加热定时设定开关、加热开关以及风机开关均与电源开关连接。本发明提高了沥青薄膜形成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沥青加工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
背景技术
沥青的PG分级中用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olling thin-film oventest,RTFOT)来模拟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老化。现有的RTFOT实验方法是按照规程T0602方法制备标准沥青试样,将沥青试样均匀浇入高139.7mm±1.5mm、外径64mm±1.2mm、壁厚2.4mm±0.3mm、口部直径31.75mm±1.5mm的盛样瓶中,瓶中沥青为35g±0.5g。盛样瓶放入保持恒温163℃±0.5℃的旋转薄膜烘箱中,其中放置盛样瓶的环形架以15r/min±0.2r/min速度转动,同时喷入流速为4000mL/min±200mL/min的热空气,保持85min。到达时间后,取出盛样瓶,待冷却后测定质量损失及其他老化后残留物的各项指标。现有的RTFOT实验方法模拟沥青在施工过程中的短期老化,这对基质沥青是合理的,但是在高黏高弹改性沥青上出现了问题。对于高黏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在旋转后的瓶口仍未沾有沥青,说明在163℃的试验温度下,改性沥青粘度大,无法在瓶中形成均匀薄膜,或者旋转瓶中的改性沥青薄层不流动,无法达到模拟沥青在连续流动的薄膜状态下受到热空气影响的效果,从而原有RTFOT无法真实模拟改性沥青在实际拌和过程中所受到的短期老化。
基于上述问题,一些技术人员提出了以下改进的办法:
(1)采用添加钢棒方法对RTFOT进行改进,结果表明通过添加钢棒来形成沥青薄膜新表面的效果不明显,钢棒仅在重力作用下很难使沥青形成均一流动的薄膜。
(2)通过提高实验温度来使得改性沥青流动性变好,但一味的提高温度,不能很好地真实反映短期老化场景。改变温度,不利于不同材料检测时实验数据之间的比对。而且实验温度过高,实验的危险系数会提高。
因此,亟需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以解决高粘高弹沥青无法在盛样旋转瓶中形成均匀沥青薄膜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提高沥青薄膜形成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针对高粘高弹沥青的旋转薄膜烘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与所述转动开关连接,所述转动开关与电源开关连接;所述旋转盘上开设试样口,所述试样口用于放置盛样旋转瓶;所述旋转薄膜烘箱还包括:风扇、风机开关、热空气导管、加热定时设定开关、加热开关、四个电磁吸盘、强磁性金属棒、电磁强度调节开关、温度计以及温度液晶调节开关;
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顶面上,并正对所述旋转盘;
所述风扇与所述风机开关连接;
所述热空气导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底面上,并正对所述旋转盘;所述热空气导管分别与所述加热定时设定开关以及所述加热开关连接;
所述电磁吸盘均匀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四周位置,且每一所述电磁吸盘均正对所述旋转盘;每一所述电磁吸盘均与所述电磁强度调节开关连接;
所述强磁性金属棒放置在所述盛样旋转瓶内;
所述温度计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顶面上,并与所述温度液晶调节开关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运通达(广东)道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35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谐振式传感器的隧道本体结构监测系统
- 下一篇:智能驾驶专用自行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