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Mg-Li合金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242.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2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武晓娟;薛华庆;彭涌;李栓;郑捷;李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2F1/054 | 分类号: | B22F1/054;B22F9/14;B82Y30/00;B82Y40/00;C22C23/00;H01M4/9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10087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mg li 合金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Mg‑Li合金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纳米粉体中Li与Mg的摩尔比小于35%,纳米粉体的颗粒尺寸小于1μm。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感应炉制备Mg‑Li合金锭;S2:采用氢等离子体电弧仪器将S1中所述Mg‑Li合金锭制备为Mg‑Li合金纳米粉体。所述S1包括如下步骤:S1.1:将Mg和Li置于感应炉中,抽真空;S1.2:向感应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在800‑1000℃下熔炼8min‑12min,然后浇注在铜坩埚上,冷却,得到Mg‑Li合金锭。本发明的Mg‑Li合金纳米粉体具有优异的可逆吸放氢能力,有望满足DOE标准,合金纳米粉体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Mg-Li合金纳米粉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问题,发展一种无污染可再生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氢能由于分布广泛、储量丰富、反应效率高,反应副产物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有潜力代替化石燃料可再生的新型能源之一。燃料电池的氢源由储氢材料提供,可应用于汽车、无人机、船只和生活领域等。然而氢的存储仍然是氢能源发展的瓶颈。
在众多的储氢材料中,镁具有地球上储量丰富、成本相对较低且质量轻、可以达到7.6wt%的高质量储氢密度等特点,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储氢材料之一,并已成功吸引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镁基储氢材料面临着放氢温度过高和吸放氢动力学较差等缺点,这与美国能源部(DOE)技术路线图给出的车辆储氢技术目标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对镁基储氢材料的商业化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
Li是最轻的金属,LiH的储氢密度可达12.5%比MgH2的储氢密度还要高,但是由于其结构过于稳定而导致放氢温度过高(放氢平衡压为1bar时所需温度是910℃)而一直得不到重视。通过镁锂的合金化,有望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研究者们制备Mg-Li合金粉体的方法主要是采用球磨法,存在产量低、危险系数大、放氢困难、颗粒均匀性差等缺点。因此,开发一种价格低廉的、安全性高的、提高Mg基储氢材料的吸放氢性能的制备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将储氢容量高的Li元素与Mg元素形成合金且纳米化后,有利于提高Mg的吸放氢性能。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采用感应熔炼炉先制备Mg-Li合金锭,然后采用氢等离子体法制备Mg-Li合金纳米粉体,并用其作为储氢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Mg-Li合金纳米粉体,该纳米粉体中Li与Mg的摩尔比小于35%,纳米粉体的颗粒尺寸小于1μ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Mg-Li合金纳米粉体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采用感应炉制备Mg-Li合金锭;
S2:采用氢等离子体电弧仪器将S1中所述Mg-Li合金锭制备为Mg-Li合金纳米粉体。
进一步地,S1包括如下步骤:
S1.1:将Mg和Li置于感应炉中,抽真空;
S1.2:向感应炉中通入惰性气体,在800-1000℃下熔炼8min-12min,然后浇注在铜坩埚上,冷却,得到Mg-Li合金锭。
进一步地,S1.1中,先将Mg和Li放置于石墨坩埚中,再将石墨坩埚置于感应炉内,抽真空至2×10-3-5×10-3Pa。
进一步地,所述S1.2中,冷却为20℃水冷。
进一步地,所述S2中,包括如下步骤:
S2.1:将装有Mg-Li合金锭的石墨坩埚置于氢等离子体电弧仪器的腔室的铜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北京大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