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便携式安全终端的轨道交通资源处理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4992.9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75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烨;王凌翔;汪小勇;陈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10 | 分类号: | B61L27/10;B61L27/20;B61L27/70;B61L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便携式 安全 终端 轨道交通 资源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便携式安全终端的轨道交通资源处理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在降级模式下,通过便携式安全终端与轨旁控制器进行交互,给司机端提供列车所处环境的安全显示并获得列车所处的位置以及前后车关系信息,同时给司机端提供申请线路资源的手段,使其能够根据列车环境,自主申请线路资源,并驾驶列车通过后释放资源以供后续列车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了驾驶列车与现场维护作业的安全性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信号控制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便携式安全终端的轨道交通资源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目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正常运行过程中,当车载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系统、轨旁控制系统或控制中心发生故障,导致列车无法以正常的ATP/ATO驾驶模式继续运行时,司机通常需与调度员确认,将列车驾驶模式降级至限制人工(RM)驾驶模式,按固定限速运行列车;在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甚至需要切除车载ATP系统,以非限制人工驾驶(EUM)模式运行列车。在此类降级模式下,系统无法对列车实施安全防护,列车的行车安全需由司机与调度结合地面信号机显示共同确保、人工防护,以避免产生超速、挤岔、侧冲、追尾等安全风险。因此,为了确保降级模式下的列车运行安全,运维方制定了一系列的降级处置流程、预案、操作手册等,需要司机与调度之间通过无线电台相互沟通确认,让司机了解列车所在的位置,调度也需通过司机的回复,为列车办理相应的进路或封锁相应的区域使列车获得运行所需的线路资源,资源确认后,司机还需从调度获取允许动车的调令,等等。这些繁琐的相互确认流程增加了沟通的时间成本,降低了降级模式下的列车运行效率,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沟通上的歧义,产生行车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基于便携式安全终端的轨道交通资源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便携式安全终端的轨道交通资源处理方法,该方法在降级模式下,通过便携式安全终端与轨旁控制器进行交互,给司机端提供列车所处环境的安全显示并获得列车所处的位置以及前后车关系信息,同时给司机端提供申请线路资源的手段,使其能够根据列车环境,自主申请线路资源,并驾驶列车通过后释放资源以供后续列车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便携式安全终端与轨旁控制器的交互包括安全显示信息的交互和安全控制命令的交互。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显示信息的交互具体为:
所述的便携式安全终端从轨旁控制器获取线路资源信息和轨旁设备状态,并在显示界面上显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获取线路资源信息和轨旁设备状态包括:列车位置、轨道占用状态、道岔位置、信号机状态、区域封锁状态、站台门状态、站台紧急关闭按钮状态、设备工作状态及报警显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安全控制命令的交互具体为:
步骤1)在获得了列车所处环境的轨旁设备状态后,通过便携式安全终端上的操作按钮,向轨旁控制器申请列车运行所需的轨道资源以及轨旁设备的控制权,在轨旁控制器确认该轨道资源未被其他控制器或便携式安全终端占用后,授权此便携式安全终端对该轨道资源的控制;
步骤2)获得轨旁设备控制后,所述的便携式安全终端即可在显示界面上选择相应的元素、图符或菜单,控制相应的轨旁设备动作;
步骤3)在完成对轨旁设备的控制,获取线路资源后,根据便携式安全终端上的显示,自主驾驶列车通过该控制区域;列车通过后,通过便携式安全终端上的操作按钮,释放线路资源,归还轨旁设备的控制权,以供后续列车或轨旁控制器继续使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操作按钮为实体按钮或触摸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4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