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油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289.X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杨绪勇;黄海健;张海;罗诣;付邦;李宵;黄耀鸿;艾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F13/02 | 分类号: | G07F13/02;G06Q20/08;G06Q20/14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人和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4 | 代理人: | 钟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油 方法 装置 系统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加油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采用射频识别获取用户端的油箱标识和加油站的油枪标识并传输到加油站的管理平台进行关联匹配;油站人员为用户加油;向管理平台发送加油信息,加油信息携带有加油费用、油箱标识及油枪标识信息;管理平台计算加油费用信息并生成加油费用单,将加油费用单推送到用户端;用户端接收加油费用单在用户端进行费用支付;油箱标识和油枪标识均为电子标签。本发明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现有采用视频、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技术中存在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实施需要开地埋线、实施难度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物联无感加油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了方便用户的出行,减少公共交通的压力,个人机动汽车越来越普及,而为了避免汽车油量不足导致的无法启动的情况出现,加油站的数量呈现不断增加的形势,尤其加油汽车数量的增加力度更甚,然而随着加油人数的增加,如何便捷、快速的进行加油,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
目前,传统的加油方式为,用户汽车进站,停放到对应的油号的加油设备处,用户告知加油工作人员需要加入的油量或者价格,通过加油工作人员进行加油处理,并在加油处理后,用户需要下车进入收银台进行排队付费,并在付给成功后,将加油成功的信息通知给加油工作人员,以便加油工作人员放行,完成加油。由上述加油流程可知,现有技术中,存在付费方式繁琐、人工成本高,且用户体验差的问题。因此,社会、学校、科学家、政府研究机构、企业等都在努力寻求各种各样的技术和思路以解决现有技术难题。
随着近年来无感支付技术的推广,越来越多的加油站开始推行采用视屏、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功能以解决现有技术难题。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基于汽车号牌视觉、位置识别手段+小额免密代扣的无感支付方案,然而该方案受限于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等因素,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加油站的无感支付需求。另外,实施该方案需要开地埋线,整个系统的实施难度较大,从而限制了无感支付技术在加油站支付方面应用的推广。
由上述加油流程可知,现有采用视频、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技术中,存在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实施需要开地埋线、整个系统的实施难度较大等问题。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无感支付方案以应对当前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油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采用视频、位置识别的无感加油支付技术中存在加油站前庭位置复杂、网络传输、角度光线影响、识别准确率、非法假套牌、实施需要开地埋线、整个系统的实施难度较大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加油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端的油箱标识;
获取当前为用户端加油的所在加油站的油枪标识;
所述油箱标识和油枪标识均被获取和识别后传输到加油站的管理平台进行关联匹配;
油站人员为用户加油;
向加油站的管理平台发送加油信息,所述加油信息携带有加油费用信息、油箱标识信息及所述油枪标识信息;
所述的管理平台计算加油费用信息并生成加油费用单,所述加油费用单通过管理平台被推送到用户端;
用户端接收所述管理平台推送的、与所述油枪标识及所述油箱标识对应的加油费用单,以使用户根据所述加油费用单在所述用户端进行费用支付;
所述获取当前所在加油站的油枪标识和用户端的油箱标识,包括:
所述油箱标识和油枪标识的信息获取和识别均为采用射频识别技术获取和识别;
所述油箱标识和油枪标识均为电子标签。
所述电子标签识别设备为可穿戴防爆识别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2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