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母粒织物的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399.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9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如;熊若谷;李齐红;翟洪卫;刘太东;李海平;张潇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意龙科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F1/04 | 分类号: | D01F1/04;D01F1/06;D01F2/08;D01F6/92;D06M13/207;D06M16/00;D06M101/06;D06M101/32 |
代理公司: |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78 | 代理人: | 冯琬茹 |
地址: | 6131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母粒 织物 纺织 连续 染整 工艺 | ||
一种色母粒织物的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色母粒进行调色后,将调色的色母粒与纺织原料加入纺丝机中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喷丝板将混合物挤压成丝,形成上色的纺织原料纤维,通过纺织工艺将纺织原料纤维制成上色的织物,解决了现有的纺织原料附着深色织物的色牢度较低,导致制成的织物容易褪色的问题,同时减短了生产流程,避免了染色的粉尘污染,减少了污水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具体涉及一种色母粒织物的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涤棉混纺或涤粘胶混织物,在染深色如黑色、大红、深蓝等颜色时往往色牢度较差,达不到客户所需要求,印染厂一般采取加强染色皂洗,后整理加固色剂,染色采取二浴法染色等方法提高深色的各项色牢度指标,这些措施虽然能提供各项色牢度指标,但却增大了印染厂的负担和成本。
染制这些深色织物,后整理加固色剂可提高一些色牢度,也很难满足客户要求;通过加强染色皂洗、加大了生产水的用量也能提高一些色牢度,但也难满足客户要求,并且也增加了印染污水的排放量;采用二浴法染色工艺,增加了生产的工艺流程,影响了生产进度,同时也大大的增加了染色的用水量,涤棉织物或涤粘织物染分散时需进行一道还原清洗用水,染棉或染粘胶时又需一道水洗、皂洗用水,大大增加了印染污水处理的负担,要想生产具有高牢度的涤棉深色混纺面料,就要不断引入新方法新纺织原料,不断研究其织造、染色、整理工艺,提升涤棉(或涤粘)混织物的各项色牢度指标,同时不增加生产负担,甚至解决降低生产成本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纺织原料附着深色染料的色牢度较低,导致制成的织物容易褪色,染深色工艺流程长,染料用量大,粉尘污染严重,同时为了提高色牢度,耗水量大,增加污水排放,加重污水处理负担,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色母粒织物的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解决了现有的纺织原料附着深色织物的色牢度较低,导致制成的织物容易褪色的问题,同时减短了生产流程,避免了染色的粉尘污染,减少了污水排放。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色母粒织物的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色母粒进行调色后,将调色的色母粒与纺织原料加入纺丝机中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喷丝板将混合物挤压成丝,形成上色的纺织原料纤维,通过纺织工艺将纺织原料纤维制成上色的织物。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引入色母粒着色织物染整工艺,色母粒着色织物即是纺织原料通过色母粒,将色母粒与纺织原料均匀混合融,使得色母粒颗粒很好地分散于纺织原料中,使色母粒在纺织原料中具有更好的分散性,使纺织原料得到均匀一致的颜色,在纺丝机中的喷丝板将混合物挤压成丝,形成上色的纺织原料纤维,然后通过纺织工艺将纺织原料纤维制成上色的织物。制成的色母粒织物具有优异的水洗色牢度、汗渍色牢度、干摩擦色牢度和湿摩擦色牢度好,日晒不易褪色的功能。通过将调色的色母粒与纺织原料加入纺丝机中均匀混合形成混合物,喷丝板将混合物挤压成丝,形成上色的纺织原料纤维,在织物中直接采用这些着色纤维,避免了通过将纺织原料制成布料后印染厂用分散、还原或活性染料进行染色的问题,避免了现有的中深色织物布料通过后整理加固色剂固色的方式,避免了需要加强染色皂洗,进而避免了加大生产水的用量,避免了增加印染污水的排放量;避免现有的二浴法染色、增加了生产的工艺流程、影响了生产进度、印染污水排放量大的问题;通过将纺织原料与色母粒均匀混合后直接上色的方式,同时减轻了印染厂的负担,因无需染色,避免了染料粉尘的污染,保持生产车间的环境洁净,同时避免了染色污水的排放,减轻了印染污水处理负担,本申请文件对色母粒着色织物纺织与连续染整工艺以及生产的问题进行研究与试验,并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效果良好,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染厂污水排放,增加了企业的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意龙科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意龙科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3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