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硒制剂在制备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5423.6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6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靳津;曹倩;黄灵洁;毛信韬;李异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04 | 分类号: | A61K33/04;A61K31/198;A61K36/064;A61P1/00;A61P29/00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剂 制备 治疗 克罗恩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硒制剂在制备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中的应用。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证实,亚硒酸钠浓度控制为0.5~1μM具有良好的抑制Th1分化效果,且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亚硒酸钠对小鼠T细胞过继转移诱导的肠炎症状有显著改善效果,可显著抑制小鼠结肠组织内的Th1细胞,在小范围临床试验中显示可以促进缺硒克罗恩病患者肠炎的缓解。本发明提供了亚硒酸钠的新用途,对于针对克罗恩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药物的开发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硒制剂在制备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近年来,IBD在中国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该病病程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沉重的社会医疗经济负担。CD和UC在流行病学、遗传学特征、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等方面有明显差异。
克罗恩病的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发热等,内镜下呈节段性、纵行溃疡及卵石样改变,病理学表现为透壁性炎症、非干酪样肉芽肿,而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等,内镜下呈弥漫性、倒灌性结直肠炎,病理学改变为黏膜层、黏膜下层炎症,隐窝炎症及脓肿。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T细胞的功能失衡是IBD重要的致病因素之一。临床上大多数治疗药物同时用于CD和UC的治疗,常用的药物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均通过广谱抑制T细胞的活性来抑制肠道炎症,患者使用后副作用较多(包括骨髓抑制、肝毒性、感染、肿瘤等),一旦停止治疗很快出现疾病复发。近期许多靶向T细胞特异性细胞因子的药物,如IL-17A拮抗剂、IFN-γ拮抗剂均被证实在CD的治疗中无效。系统地分析健康人、CD和UC患者肠道T细胞的免疫病理特征,揭示CD和UC中T细胞应答模式差异的机制,对于实现IBD的个体化治疗、优化靶向治疗策略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严重的硒缺乏与两种地方性疾病直接相关,具体为发生在中国和俄罗斯缺硒地区的克山病(Keshan diseases)和大骨节病(KashinKashin-Beck)。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内硒的水平低可能是影响人类某些重大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如心血管疾病、阿尔兹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癌症等。硒的吸收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盲肠,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几乎所有形式的硒(包括无机硒和有机硒)都可被吸收。在人体内硒主要以硒蛋白的形式发挥生理学功能,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硒的化合物(亚硒酸钠等无机硒、有机硒)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临床主要用作补硒剂,用于防治缺硒引起的疾病,如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目前,尚无文献公开补硒制剂在炎症性肠病中的治疗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硒制剂在制备治疗克罗恩病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5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