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及其制备装置和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6690.5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57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汪斌;吴厚亚;朱朋莉;李刚;张超;林浩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G01N1/36;G01N1/28;G01N1/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黄进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粘剂 界面 拉拔 测试 样品 及其 制备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的制备装置,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夹具、基板、模板以及上夹具,所述模板中设置有用于容纳胶粘剂以形成测试样品的模腔,所述模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基板以使得形成的测试样品粘结至所述基板,所述制备装置还配置有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的一端形成为尖端,所述金属连接件插设于所述模腔中并且所述尖端与所述基板抵触连接。基于以上的制备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其包括基板、连接在基板上的胶粘剂布丁模以及插设于所述胶粘剂布丁模中的金属连接件。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装置以及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可以提高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粘剂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及其制备装置和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胶粘剂一般有由树脂、固化剂及偶联剂、增韧剂、稀释剂等少量助剂组成。部分胶粘剂还包含了无机填料等成分,如芯片底部填充胶中包含50%以上的二氧化硅微球。胶粘剂的主要作用是将两种界面牢固地粘结在一起,通常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建筑材料、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卫生等行业。
胶粘剂最重要的指标参数为粘结性能,即胶粘剂在粘结界面的粘结强度,或说牢固程度。粘结性能的测量方法为主要有剪切力测试和拉拔力测试,平行于粘结材质的称为剪切力,垂直于粘结材质方向的称为拉拔力。
对于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定方法,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1257223A)公开了一种用于软胶粘剂拉拔力的测试装置,其装置是先准备两块长为50mm、宽为15~20mm、厚度为2~5mm的样片板,样片板的材质为塑料材质或金属材质,将两块样片板十字交叉叠放在一起,交叉的接触的部分涂上待测的胶粘剂,再采用一定的固化条件使胶粘剂固化。测试时,将下方的样片板用设计好的夹具固定住,再用设计好的夹具夹住上方的样片板,并以0.5~1mm/min的速率向上拉伸,待上方的样片板与胶粘剂分离时,此时的拉拔力则为样片板与胶粘剂之间的拉拔力。以上的测试方案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该方案只适用于流动性较小的软胶粘剂,而对于需要高温固化、固化前流动性比较大的胶粘剂则不适用;(2)、该方案中的测试样品实质上为一种三明治结构的测试样品,粘结界面较多,样品测试时裂纹路径曲折而复杂,不能够准确反映胶粘剂与连接界面之间的拉拔力;(3)、该方案在测试时,由于是将胶粘剂涂在样片板上,胶粘剂的用量不容易控制,用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测试结果,测试稳定性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及其制备装置和测试方法,以提高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一方面是提供了一种胶粘剂的界面拉拔力测试样品的制备装置,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下夹具、基板、模板以及上夹具,所述下夹具和所述上夹具之间连接有锁紧机构;所述模板中设置有用于容纳胶粘剂以形成测试样品的模腔,所述模腔的一端连通至所述基板以使得形成的测试样品粘结至所述基板,所述模腔的另一端连通至所述上夹具并且上夹具在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用于注入胶粘剂;所述制备装置还配置有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的一端形成为尖端,所述金属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插设于所述模腔中并且所述尖端与所述基板抵触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中装配有一固定板件,所述固定板件的尺寸与所述第一通孔相互适配,所述固定板件中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尺寸与所述金属连接件相互适配,所述金属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插设于所述模腔中。
优选地,所述模腔的顶部宽度为3mm~6mm,所述模腔的底部宽度为4mm~8mm,所述模腔的高度为4mm~6mm;其中,所述模腔的顶部宽度是指在所述模腔的顶部中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宽度,所述模腔的底部宽度是指在所述模腔的底部中距离最远的两点之间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金属连接件的尖端的长度为2mm~5mm,尖端的夹角为2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66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