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237.6 | 申请日: | 2021-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4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堵泽军;朱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泽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35/622;C04B33/132;C04B33/13;E04F13/07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天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蒋飞 |
地址: | 214221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次性 烧制 陶瓷 发泡 保温 装置 一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包括陶瓷发泡材料层和陶瓷装饰材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发泡材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陶瓷抛光料30~60份、熟料20~40份、长石5~15份、碳化硅0.3~0.8份、解胶剂0.3~0.5份;所述陶瓷装饰材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陶瓷抛光料40~70份、熟料10~25份、长石6~15份、碳化硅0.05~0.3份、解胶剂0.2~0.4份。本发明中中前期不经过压砖机的压制,直接将两种原料上下两层呈粉末状铺设在窑车上的模具内,在烧制时两层粉末原料在窑车上的模具内变成胶状,在连接面处相互渗透,冷却后结合成一体,且陶瓷发泡材料与陶瓷装饰材料两种线性膨胀系数达到相近范围的无机陶瓷材料,烧制冷却后更不易变形脱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外墙保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是由粘结层、保温板、装饰成品板、锚固件、密封材料等组成。市场上的保温装饰一体板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按材质重量分:Ⅰ型:<20kg/m2,Ⅱ型:20 kg/m2~30 kg/m2。
按面层种类分:氟碳漆、金属漆、仿石材、真石漆等。
按保温芯材种类分:石墨聚苯板、岩棉板、热固型改性聚苯板等。
按面板基层分: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纤维水泥板、薄石材、铝板等。
但是目前不论哪种类型的装饰一体板均由两种有机或者无机材料使用有机粘结剂粘结成型的,用到粘结剂就存在粘结剂老化的问题,粘结剂老化就存在两种材料分层脱落的危险。
专利号为“CN101424116A”的专利号公开了一种复合泡沫陶瓷装饰板及其生产方法,该专利中的两层没有经过压机压制,但该专利中的生产方法生产出来的保温板由于需要实现两块由压砖机压制的两层砖的连接,所以在烧制时需要将两层砖稍微熔化,但此时又无模具的限制,从而导致烧制成型后砖体变形,且由于压砖机生产尺寸的限制无法压制大块的砖,所以不能后期切割,所以为了生产更多形状的砖需要制造相当多的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创新点在于本发明中前期不经过压砖机的压制,直接将两种原料上下两层呈粉末状铺设在窑车上的模具内,在烧制时两层粉末原料在窑车上的模具内变成胶状,在连接面处相互渗透,冷却后结合成一体,且陶瓷发泡材料与陶瓷装饰材料两种无机陶瓷材料,经过配方调整,两种无机材料的线性膨胀系数达到相近范围,烧制冷却后更不易变形脱离;由于没有了压砖机生产尺寸的限制,可以制成较大砖并在烧制成型后按照要求可切割成任意形状。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包括陶瓷发泡材料层和陶瓷装饰材料层,所述陶瓷发泡材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陶瓷抛光料30~60份、熟料20~40份、长石5~15份、碳化硅 0.3~0.8份、解胶剂 0.3~0.5份;所述陶瓷装饰材料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组份:陶瓷抛光料40~70份、熟料10~25份、长石6~15份、碳化硅0.05~0.3份、解胶剂0.2~0.4份。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发泡材料层内还包括白泥 5~15份、方解石 2~10份、滑石 2~10份。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装饰材料层内还包括溧阳泥5~15份、方解石2~10份。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装饰材料层内还设有2目~40目的废陶瓷颗粒,废陶瓷颗粒的加入量不超过陶瓷装饰材料层总重量的50%。
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烧制陶瓷发泡保温装置一体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陶瓷发泡材料层的原料,按配方取料后混合,混合后磨碎得到陶瓷发泡磨碎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泽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泽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