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收式电梯井内模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398.5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06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王建川;胡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华 |
主分类号: | E04G11/28 | 分类号: | E04G11/28 |
代理公司: | 重庆上义众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5 | 代理人: | 孙人鹏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收式 电梯 井内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收式电梯井内模系统,设有内模和提升架,内模包括四个收缩架和四块收缩板,收缩架包括外壳,外壳内侧面为开口,外壳内部设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外壳开口两侧均竖向设有调节柱,调节柱内侧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片,调节柱外侧可拆卸连接收缩板,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中部分别穿透设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内端分别与调节机构的上端和下端连接,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外端均与转动片固定连接,本发明利用提升架同时提升四个收缩架,并且提升时力的作用同时作用在四个点,让内模收缩脱模更加省力,并且设有缓动装置,能让内模下部先进行收缩,让脱模更加省力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井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收式电梯井内模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井是轿厢式电梯上升或下降的通道,它是整个高层建筑的大动脉,关系到所有住户的出行,一般电梯井是分楼层浇注的。在传统的高层建筑的施工中,将电梯井内模收缩脱模然后提升、放大回位,进而完成提升和模板加固,但是由于施工空间狭小,电梯井内模脱模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质量、安全还无法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收式电梯井内模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收式电梯井内模系统,设有内模和提升架,所述内模包括四个收缩架和四块收缩板,且所述收缩架分别位于所述内模四个角的位置,所述收缩架之间通过收缩板连接,所述收缩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为直角三角柱形状,所述外壳内侧面为开口,所述外壳内上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外壳内下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两端均横向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外壳开口两侧均竖向设有调节柱,且所述调节柱上部横向设有第一限位条,所述调节柱下部设有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位于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二限位条位于所述第二滑槽内,所述调节柱内侧上下两端均设有连接片,所述调节柱外侧可拆卸连接所述收缩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中部穿透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中部穿透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内端分别与调节机构的上端和下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外端均与转动片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片两端分别与联动片的一端铰接,所述联动片另一端铰接所述连接片。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所述第一转动筒上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内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筒下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内端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筒下端为开口,所述第二转动筒上端为开口,且所述第一转动筒和第二转动筒内分别设有第一升缩杆和第二升缩杆,所述外壳内上部还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外壳内下部设有第二固定板,且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所述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上方,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两端均设有链轮,所述链轮上套设有链条,所述第一升缩杆和第二升缩杆均与所述链条连接,所述链条上还设有缓动装置,所述外壳顶部还设有第一调节孔和第二调节孔,所述第一调节孔和所述第二调节孔内均设有拉绳,且两根拉绳分别连接链条两侧,通过将第一调节孔的拉绳上提,电梯井内模收缩后上升,通过将第二调节孔的拉绳上提,电梯井内模扩张复原。
优选的,所述缓动装置包括连接壳,所述连接壳上端与所述链条一端连接,所述连接壳下端穿设有拉杆,所述拉杆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块,且所述限位块分别位于所述连接壳内部和外部,起限位作用,所述拉杆下端与所述链条连接,所述拉杆上端与弹簧另一端连接,所述弹簧另一端与连接壳内部顶部连接,缓动装置让内模收缩脱模时,能让内模下部先进行收缩,让空气进入,减小空气压强,让脱模更加省力便捷。
优选的,所述拉绳上均设有滑轮组,节省提升绳索的力度。
优选的,所述转动片上任意相对的两个角设有倒角,所述转动片两端均设有铰接孔,且两端的铰接孔均靠近所述倒角,能让转动片与联动片抵触,实现自锁功能。
优选的,所述外壳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优选的,调节柱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华,未经胡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3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