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7518.1 | 申请日: | 2021-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7 |
发明(设计)人: | 任凯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221/02 | 分类号: | C07D2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15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化合物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其中,R1‑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基团。本发明的化合物为硼类主体结构,因硼元素比碳元素更易形成具有电子缺陷特点的结构,所以其衍生物拥有较好的吸电子能力。此外,将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特点的螺芴单元引入到硼结构单元中,可以获得具有高三重态能量的双极性硼类化合物;此外,本发明含有稳定多元环结构,使材料的稳定性大大提高,分子量较大提高了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保证了材料经过长时间蒸镀而不被分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EL)属自发光,通过施加电场,从阳极注入的空穴与从阴极注入的电子进行复合发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与传统的LCD相比拥有卓越的显示特征和品质,如自发光、广视角、高效率、广色域、可柔性显示等,因此OLED已经成为了新一代主流平面显示器。
OLED器件结构一般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因此选择高性能的OLED功能材料并进行合理的搭配,不断对材料体系进行迭代升级从而发挥器件的高效率、长寿命和低电压的综合特性。有机发光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在可见光区具有较高效率的荧光,具有较高的导电率,呈现良好的半导体特性;具有良好的成膜特性,形成的薄膜具有较好的均一性等。
因此,亟需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提供一种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其中,R1-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基团。
优选地,R1-R6分别独立地选自氢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至60的直链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3至60的支链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3至60的环烷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至60的直链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3至60的支链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3至60的环烷氧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6至60的芳基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6至60的杂芳基基团。
优选地,所述化合物选自: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包括如上所述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是提供一种发光层,包括如上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光层。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可重构哈达玛矩阵的双波束扫描阵列天线
- 下一篇:防爆半自动免钉胶分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