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体水尺建模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7562.2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6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何映潼;倪烈坤;甘伯惠;孙开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17;G06F30/20;G06F11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0137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体 水尺 建模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体水尺建模系统,包括:船体信息库、船体信息提取单元、船体信息筛选单元、水尺符号数据库、标准水尺数据提取单元和3D建模单元,所述船体信息提取单元从所述船体信息库提取待建模船体的所有船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船体信息筛选单元;所述船体信息筛选单元筛选出与水尺模型相关的船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3D建模单元;所述标准水尺数据提取单元从所述水尺符号数据库中提取标准水尺数据,并发送给所述3D建模单元;所述3D建模单元根据接收的船体数据和标准水尺数据,构建3D水尺模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船体水尺建模方法,解决了增加制作成本,工时投入率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体水尺建模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船体水尺放样繁琐复杂的过程,提高放样工作效率,通过长时间的钻研,基于TRI BON建模模块,研究开发船体水尺建模设计方法,目前还没有一条船用到此种方法来制作水尺,此方法将填补水尺全自动放样领域的空白。
以往船体水尺放样一直是半自动放样,时间长、工序多、材料浪费多,且水尺放样过程难度相对较高,过程较为复杂。通常水尺放样都是让样板房或外协来制作,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且中间流转过程较长,工时投入率高,往往完成一艘船的水尺放样需要一个月左右,如果曲面线型复杂,传统的放样模式更容易造成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体水尺建模系统和方法,解决了增加制作成本,工时投入率高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船体水尺建模系统,包括:船体信息库、船体信息提取单元、船体信息筛选单元、水尺符号数据库、标准水尺数据提取单元和3D建模单元,其中,
所述船体信息库存储有船体数据;
所述船体信息提取单元从所述船体信息库提取待建模船体的所有船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船体信息筛选单元;
所述船体信息筛选单元筛选出与水尺模型相关的船体数据,并发送给所述3D建模单元;
所述水尺符号数据库存储有水尺数据;
所述标准水尺数据提取单元从所述水尺符号数据库中提取标准水尺数据,并发送给所述3D建模单元;
所述3D建模单元根据接收的船体数据和标准水尺数据,构建3D水尺模型。
优选的,还包括:连接所述3D建模单元,用于存储3D水尺模型的水尺模型数据库。
优选的,还包括:大数据采集单元和自学习单元,其中,
所述大数据采集单元遍历所述船体信息库和所述水尺符号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处理,获得船体数据集和水尺数据集,并发送给所述自学习单元;
所述自学习单元根据船体数据集和水尺数据集选取最优数据集,并利用最优数据集对所述水尺模型数据库中的3D水尺模型进行数据替换,并将升级后的3D水尺模型标记关联原先的3D水尺模型,同时存储到所述水尺模型数据库中。
优选的,所述水尺模型数据库外接交互系统。
优选的,所述3D建模单元包括:一级数据配对单元、校验单元、二级数据配对单元、整合单元、模型构建单元和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一级数据配对单元将接收的船体数据和标准水尺数据进行相互匹配,获得一级匹配结果;
所述校验单元根据预设逻辑规则判断一级匹配结果是否准确,若不准确,发送一级匹配结果给所述二级数据配对单元;若准确,发送一级匹配结果给所述整合单元;
所述二级数据配对单元对一级匹配结果打乱后重新匹配,生成二级匹配结果,并发送给所述校验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75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