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鸭油的分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8741.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54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孙东弦;张露;徐改改;刘延奇;申瑞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2 | 分类号: | C11B1/02;C11B1/12;A23D9/007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油分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鸭酮体中分割出鸭脂肪,将鸭脂肪清洗后晾干表面水分,置于电磁炉上加热25~35min,边加热边搅拌,待得到的鸭油中不再有小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80℃,迅速过滤,收集液态鸭油,4℃低温保存;在烧瓶中加入质量比100:1的鸭油和添加剂,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80℃,待鸭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化后,在恒温冷浴中以0.01~0.5℃/min的降温速率程序降温至10℃,养晶100~500min,过滤,收集固相和液相。本发明对鸭油进行干法分提,利用低温恒温冷浴使其缓慢结晶,通过添加添加剂,改变油脂的结晶过程,使鸭油在降温的过程中形成粗大晶体,易过滤、便于分提,避免了普通干法分提晶体细小、不易过滤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油的分提方法,属于动物油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国内外学者对植物油以及动物油中的猪、牛、羊油分提方面研究的比较多,由于这些动物个体大,提供的脂肪原料多适宜规模化生产,已经比较成熟。
由于禽类个体较小,脂肪来源不充足,不适宜大规模的生产,对禽类动物油的分提研究较少。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在陆地动物中,鸭油的营养价值比其它动物油相对较高,主要是鸭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而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是动物油中比较利于人体健康的。而且鸭油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好,接近理想值。与猪油比,每100克鸭油中,含脂肪99.7克(猪油含88.7克),胆固醇83毫克(猪油含110毫克),在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占绝大比例,特别是单不饱和脂肪酸占58.33%(猪油含44.50%),高于猪油,也高于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胆固醇等作用。据报道,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人由于他们习惯用鸭油、鹅油做菜,患心脏病的几率很少。
此外,鸭油的价格是市场上正常食用油价格的1/4,而且鸭油本身含有一些香味物质,利用鸭油做出的食物特别香,故研究鸭油分提具有光明前景。然而,鸭油因其在室温状态下的呈现半液体状态,不便于运输、保存及使用,因此,研究鸭油分提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油的分提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鸭油的分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从宰杀后的鸭酮体中分割出鸭脂肪,将鸭脂肪清洗后晾干表面水分,然后放于洗净干燥的锅中,置于功率为2100W的电磁炉上加热25~35min,边加热边搅拌,待得到的鸭油中不再有小气泡产生时,停止加热,冷却至80℃时,迅速过滤,收集液态鸭油,4℃低温保存,待用;
(2)在烧瓶中加入质量比为100:1的鸭油和添加剂,以10℃/min的速度升温至80℃,待鸭油和添加剂完全融化后,在恒温冷浴中以0.05~0.5℃/min的降温速率程序降温至10℃,养晶100~500min后,过滤,收集固相和液相,分别得到相应的液体油和固体脂。
所述添加剂为磷脂、油酸、棕榈油中任一种,或两种及以上的混合物。
所述添加剂为磷脂、油酸、棕榈油中任两种的混合物,两者的质量比为1:1。
所述添加剂为磷脂、油酸和棕榈油,磷脂、油酸和棕榈油的质量比为4:3:3。
所述恒温冷浴中的降温程序为:初始温度为80℃,首先以0.5℃/min的降温速度降至30℃,并在30℃保温100min;接着以0.1℃/min的速度降温至20℃,保温200min;最后以0.05℃/min的速度降温至10℃,养晶500min。
本发明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