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8748.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洋;常光宝;余义;廖毅;刘杰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4 | 分类号: | F16F15/04;F16F1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卢业强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频 宽带 声学 结构 | ||
1.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重叠且弹性连接的至少两个超结构基体板,每个所述超结构基体板均包括至少一个呈矩阵排列的晶胞单元,所述晶胞单元包括晶胞框架、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和质量块本体,左右相邻的所述晶胞框架同向一体成型式固定,前后相邻的所述晶胞框架同向或反向一体成型式固定,底部的所述超结构基体板通过所述晶胞框架与车身壁板件弹性连接,所述晶胞框架呈横向“日”字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由左至右分别设置于所述晶胞框架的左部和右部,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晶胞框架左部的前后两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晶胞框架右部的左右两侧弹性连接,所述质量块本体分别可拆卸式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重叠设置的所述超结构基体板之间夹设有第一阻尼层,所述第一阻尼层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侧的所述晶胞框架底侧和下侧的所述晶胞框架顶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阻尼层为热熔型阻尼层,所述第一阻尼层与所述晶胞框架通过100-120℃烘烤生产线热熔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底部的所述超结构基体板与所述车身壁板件之间夹设有第二阻尼层,所述第二阻尼层的上侧与底部的所述晶胞框架固定,所述第二阻尼层的下侧与所述车身壁板件可拆卸式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阻尼层为磁粒热熔型阻尼层,所述第二阻尼层与底部的所述晶胞框架通过100-120℃烘烤生产线热熔固定,所述第二阻尼层与所述车身壁板件磁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晶胞框架的左部通过第一弧形梁弹性连接,前侧的所述第一弧形梁由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前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的左部前端中央位置处,后侧的所述第一弧形梁由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后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的左部后端中央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为菱形结构,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个锐角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晶胞框架左部内侧的右前侧和左后侧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弧形梁分别由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右前锐角端和左后锐角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左部的前后两端中央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和所述晶胞框架的右部通过第二弧形梁弹性连接,左侧的所述第二弧形梁由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的右部左端中央位置处,右侧的所述第二弧形梁由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右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的右部右端中央位置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为菱形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两个锐角端分别设置于所述晶胞框架右部内侧的左前侧和右后侧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二弧形梁分别由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左前锐角端和右后锐角端延伸至所述晶胞框架右部的左右两端中央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低频宽带减振的车用声学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块本体分别通过液体胶粘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和所述第二安装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7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