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68969.7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15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敬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17/04;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分 收集 碳化硅 密封圈 生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包括有底架、压柱处理组件、下料组件、滑道处理组件和控制屏;底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压柱处理组件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下料组件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使用时实现了自动将残留在成型机压柱外表面的碳化硅粉末清除,并将其重新导入至成型机中,同时对下落的碳化硅粉进行限位和减速,防止碳化硅粉分散至空气中,还实现了自动将成型机推离密封圈时带出的碳化硅粉末进行收集,大大减小了经济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化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
背景技术
碳化硅,是一种无机物,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木屑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在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
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工厂进行碳化硅陶瓷密封圈加工生产时,会使用成型机将碳化硅粉末压制成密封圈,成型机压柱压入至碳化硅粉末堆中上升后外表面会粘有碳化硅粉末,成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人工对残留在压柱外表面的碳化硅粉末进行去除和收集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成型机将密封圈推出会将碳化硅粉末堆上表层的粉末一同推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成型机将密封圈推出时,由后方的密封圈推动前方的密封圈运动,密封圈磕碰会发生碎裂现象,同时,密封圈从碳化硅粉末堆中推出,使密封圈底部附着有碳化硅粉末。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其中一种工厂进行碳化硅陶瓷密封圈加工生产时,会使用成型机将碳化硅粉末压制成密封圈,成型机压柱压入至碳化硅粉末堆中上升后外表面会粘有碳化硅粉末,成型机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人工对残留在压柱外表面的碳化硅粉末进行去除和收集时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成型机将密封圈推出会将碳化硅粉末堆上表层的粉末一同推出,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成型机将密封圈推出时,由后方的密封圈推动前方的密封圈运动,密封圈磕碰会发生碎裂现象,同时,密封圈从碳化硅粉末堆中推出,使密封圈底部附着有碳化硅粉末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充分收集余料的碳化硅密封圈生产装置,包括有底架、压柱处理组件、下料组件、滑道处理组件和控制屏;底架与压柱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下料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压柱处理组件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下料组件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柱处理组件包括有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第三锥齿轮、第一双向丝杆、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第一导轨块、第一联动架、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第二联动架、第三限位块、第四限位块、第一连接块和第一限位筒;第一传动轮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内部与滑道处理组件相连接;第二传动轮内部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锥齿轮下方设置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内部与第一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上方设置有第三锥齿轮;第一电动推杆下方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内部与第一双向丝杆进行固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滑块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二滑块进行旋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连接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双向丝杆外表面与第一导轨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滑块与第一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二滑块与第一导轨块进行滑动连接;第二滑块与第二联动架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第一连接块进行固接;第一导轨块与底架进行固接;第一联动架依次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二联动架依次与第三限位块和第四限位块进行固接;第一连接块与第一限位筒进行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敬,未经陈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89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