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935.X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10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常相清;刘阳;尹留通;单国红;胡松涛;周丹;王昌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A61P39/0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369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胡萝卜素 粘度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的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本发明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化学合成法,用C15膦盐和C10醛为原料,在强碱为催化剂条件下,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全后,缩合液升温到一定温度,再滴加缩合液去热异构转位,缩合液滴加完全后,将缩合液降低至一定温度后再升温回流操作,得到β‑胡萝卜素配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维生素的制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作为一种抗氧化剂,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是维护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在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白内障及抗氧化上有显著的功能,进而可以防止老化和衰老引起的多种退化性疾病,应用十分广泛。在之前的方法中,首先是用化学合成法,用C15膦盐和C10醛为原料,在强碱为催化剂条件下,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全后,将缩合液直接滴加去热异构转位。该过程具有以下的缺点:在生产过程中将缩合液滴加时,滴加的速度不容易控制,滴加的时间也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导致产品配油粘度不稳定,颗粒大小不均匀,粘度偏差很大,成品配油粘度大都在2000~6000CP之间,而当配油粘度偏大时,配油后的流动性减弱,严重影响了制剂化处理的过程,因此控制后续配油粘度是β-胡萝卜素的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现有专利CN107698478B报道了一种制备不同配油粘度β-胡萝卜素的方法,其需要先将缩合液中和后再滴加转位,当成品配油需要1000CP以下粘度时剩余缩合液需要滴加10~12h,同时后续要补加晶种控制,滴加时间比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解决产品配油粘度过大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在缩合反应完成后通过改变后处理方式的方法,降低产品配油粘度在1000CP以下,并保证产品质量。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化学合成法,采用C15膦盐和C10醛为原料,在强碱为催化剂条件下,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反应完全后,缩合液升温到一定温度,再滴加缩合液去热异构转位,缩合液滴加完全后,将缩合液降低至一定温度后再升温回流操作,得到β-胡萝卜素配油。通过回温结晶过程,增大颗粒粒径,降低了β-胡萝卜素配油的粘度。
所述强碱是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钾或钠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在低温条件下发生缩合反应中低温条件指温度为-12℃到-18℃之间。
所述反应完全后,缩合液升温到10℃到30℃之间。
所述反应完全后,缩合液升温到15℃到25℃之间。
所述缩合液为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或叔丁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滴加缩合液时,滴加时间控制在3h到6h之间,优选滴加时间控制在4h到5h之间。
缩合液滴加转位完毕后将温度降至45℃以下。
缩合液滴加转位完毕后将温度降至25℃到35℃之间。
将得到β-胡萝卜素配油加入葵花籽油配成含量为30%的β-胡萝卜素溶液。
本发明所采用的降低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的方法,通过调节控制缩合反应后的异构化过程,大大提高了全合成β-胡萝卜素的颗粒粒径,从而降低了β-胡萝卜素成品配油的粘度,使整体的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在1000CP以下,从而增大配油中β-胡萝卜素的晶体粒径,有效降低了配油粘度,为后续的工业化大大提供了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分析仪器与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虞新和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9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