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电力物联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69965.0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妙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00 | 分类号: | G01R19/00;G01R15/00;G01R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杨剑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电力 联网 电晕 电流 测量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精度电力物联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其包括:取样滑动变阻单元,电磁屏蔽电阻单元,绝缘隔离单元,电磁屏蔽线圈,信号处理单元,表面电场均压单元,供电单元,所述取样滑动变阻单元数量为四个,两两分别竖直并排安装在两个表面电场均压单元上,电磁屏蔽电阻单元为取样滑动变阻单元的指针另一端未接入信号处理单元的电阻,左侧上端的电磁屏蔽电阻单元通过电磁屏蔽线圈与右侧下端的电磁屏蔽电阻单元连接,左侧下端的电磁屏蔽电阻单元通过另一条电磁屏蔽线圈与右侧上端的电磁屏蔽电阻单元连接,本发明的取样滑动变阻单元的设置,能够调节取样滑动变阻单元的阻值和长度来进行范围更广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电力物联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和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智能传感技术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支撑智能感知应用的大数据和高并发数据处理技术是整个智能传感技术应用的关键之一。
高压直流电力输送线路产生的电晕损失主要来自于电晕放电对空间离子做功导致的能量损失,其大小可以根据采集到的线路中的电晕电流来获知。如果是单极性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电流大小可以通过电晕笼或试验线路本身进行数据采集;但是如果是双极性直流输电线路,电晕电流检测设备必须安装于线路中才能实现对电晕电流大小的检测。
因此,通过电晕笼和模拟试验线路进行不同型号导线的电晕特性研究,并配合相
关理论与试验数据,最终得到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电晕效应相关参数预测公式是非常有必要地,它能够填补我国在特高压线路电晕效应预测方法的空白,为我国特高压工程服务。对于国外来说,虽然部分国家对特高压输电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但是由于没有进行长周期不同气候条件的试验,使得试验数据并不完善。另一方面,由于测量系统一般采用手工记录或半自动测量系统,采样频率低、数据存储量小,采集到的数据不能满足对特高压直流线段电晕特性研究的需要。因此,开发特高压直流环境下宽频域电晕电流测量系统对于需要进一步研究特高压环境下的电晕特性研究具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目前用于高压线路进行电晕电流测量的测量装置重量很大,无法实现便携测量。
用于电晕电流测量的特高压当地端测量装置重量达120kg,当室外测量时,该装置可以在吊车的帮助下安装于试验线路中。可是在室内电磁测量室内进行试验线路的电晕电流测量时,吊车无法进入,采用人工的方式将测量装置安装于试验线路中将会给安装工作带来巨大的不便。如果想要宽频电晕电流测量系统结构轻巧,满足便携测量的实际使用需要,则需要降低测量装置的整体重量,并且在电晕电流测量装置整体重量降低的同时,还要保证装置的结构满足一定的强度要求。测量装置重量的降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传感器材料的选择、结构方案的更改等。因此,为了使宽频电晕电流测量装置便于安装、携带、维护和移动使用,急需对其小型化、轻载化测量技术展开研究。
与本申请技术内容最相近的公开文本“一种便携式高压直流电晕电流测量传感器”,授权公开号为CN107390012B,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高压直流电晕电流测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鼠笼式结构、包括无感电阻和无感电阻两端的连接板的取样电阻单元;设置在取样电阻单元两侧、使所述取样电阻单元周围电压均匀的表面电场均压单元;设置在所述绝缘隔离内部、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所述取样电阻单元的支撑单元;具有鼠笼式结构,设置在所述取样电阻单元外部并绝缘隔离所述取样电阻单元的绝缘隔离单元。这种电晕电流传感器的结构较复杂且质量较重,并且这种电晕电流传感器采用了十个相同的阻值的取样电阻并联,而当其中一个取样电阻发生短路故障时难以发现问题,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与实际偏离较大,并且只能测量两个点之间的电流电压,测量范围较窄,现有技术急需改进。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妙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妙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69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