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位置指示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0038.0 | 申请日: | 2015-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17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定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和冠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G06F3/038;G06F3/041;G06F3/044;G06F3/04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任天诺;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指示器 | ||
使得能够对于多个类型的位置检测系统利用共通的一个位置指示器。位置指示器具备进行与外部装置的通信的通信部、基于在该通信部中接收到的来自外部装置的信号而进行初始设定的设定单元、产生位置检测用信号的单元、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基于在设定单元中进行的初始设定和从外部装置通过通信部而接收的信号,至少对位置检测用信号的送出进行控制。
本申请为2015年1月19日申请的、申请号为201580069384.5的、发明名称为“位置指示器”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位置检测系统一同被使用的位置指示器(触控笔)。
背景技术
由位置检测系统和被称为电子笔的位置指示器构成的位置输入装置根据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和电子笔之间的耦合方式的差异,例如有电磁耦合方式或静电耦合方式等各种方式的位置输入装置。
并且,即使是相同的方式的位置输入装置,根据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和位置指示器之间的位置检测用信号的收发方法、位置检测系统和位置指示器之间的设置于位置指示器的开关的操作信息、笔压信息、位置指示器的识别信息、内部存储数据等附加信息的收发、或对位置指示器的动作进行变更的指示信息的收发的方法的差异,也有各种结构类型。以往,与位置检测系统对应的位置指示器限定于特定的位置检测用信号的方法和附加信息的收发的方法而提供给了使用者。因此,对具备具有相似的位置检测传感器的位置检测系统的位置输入装置,利用者也需要具有专用的位置指示器,所以需要携带多个位置指示器,按每个位置输入装置选择适当的位置指示器。
例如,作为静电耦合方式的位置指示器,有如下的多个结构类型。即,第一结构类型是如下方式(被动方式)的位置指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035号公报)等):不从位置指示器送出位置检测用信号,将从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送出的交流电场能量通过位置指示器以及人体而流到大地(地面),从而检测被位置指示器所存在的位置的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导体所感应的能量(或者电压)的变化,以此来进行位置检测。
此外,静电耦合方式的第二结构类型是改善了上述的第一结构类型的位置检测的灵敏度低的问题的结构类型,且是如下方式(被动方式的改良方式)的位置指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4683505号)等):接收来自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信号,在进行了将该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号增强等信号处理之后,反馈给传感器。在第一结构类型以及第二结构类型的位置指示器的情况下,附加信息例如使用无线通信单元而被发送给位置检测传感器或者与位置检测传感器进行收发。
静电耦合方式的第三结构类型与上述的第一结构类型以及第二结构类型不同,是如下的所谓主动方式的位置指示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07-295722号公报)等):位置指示器具备发信电路,将来自该发信电路的发信信号作为位置检测用信号而供应给位置检测传感器。位置检测系统虽然使用位置检测单元的传感器面板,但根据接收到来自该主动方式的位置指示器的发信信号的各个导体的信号强度,作为由位置指示器所指示的位置来进行位置检测。
并且,在该第三结构类型的位置指示器的情况下,进一步分为如下的多种结构类型:将附加信息的全部与位置检测用信号一同发送给位置检测系统或者从位置检测系统接收的结构类型;将附加信息的一部分与位置检测用信号一同进行发送接收,将除此以外的附加信息单独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发送给位置检测系统具备的无线通信单元的结构类型。
另外,虽然省略详细的说明,但在电磁耦合方式中,也存在位置指示器通过谐振电路而接收来自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信号,使该接收到的信号反馈给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结构类型;具备发信电路,将来自该发信电路的发信信号通过谐振电路而发送给位置检测系统的传感器的结构类型等的同时,还存在将附加信息发送给位置检测系统具备的无线通信单元的发送给无线通信单元的结构类型,存在多个结构类型与上述的静电耦合方式的情况是同样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和冠,未经株式会社和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0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