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1436.4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2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震卿;宋萍萍;张强;王仑;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30/20;G06Q10/06;G06Q5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周娓娓;晁璐松 |
地址: | 1001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技术 装配式 建筑 进度 计划 综合 资源 方法 | ||
1.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根据装配式建筑设计图纸,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创建三维BIM结构模型进行施工模拟;
步骤二、依据分部分项进行模型拆分;其中,根据水平流水段设置,将跨越流水段的构件断开,模型构件命名时构件的实际属性和构件的类型命名一致;
步骤三、根据项目结构特点、结构类型,进行BIM结构模型水平和竖向位置划分;竖向划分在装配式建筑柱底的楼层,混凝土现浇部分按照楼层进行划分;水平位置划分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划分方式结合分包的数量进行划分;根据分析项目工作任务颗粒度的大小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并编制Vico Office总进度计划;采用线性进度计划的形式进行班组级别施工工序模拟;
步骤四、采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和数字资产管理平台采集数据,得出设备、各工种班组工效;
步骤五、在BIM软件中调整班组工效的区间值,将线性进度计划生成的曲线;
步骤六、以单元格为单位,将发生交叉的曲线调整为零交叉;并依次调整后序工序和资源在同一时间段内不发生重复或间断;
步骤七、将调整后的新线性进度计划自动导出生产计划、资源配置计划、人员配置计划、资金成本配置计划表,指导现场施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模型建成后,为保证模型的准确性进行碰撞检测,碰撞检测包含模型碰撞、施工碰撞和动态碰撞,其中模型碰撞中根据碰撞检测范围、类型、公差以及间距要求得出关于体现轴线定位、碰撞构件和碰撞图像的碰撞检测报告;施工碰撞中根据施工进度计划project版本,得出关于体现轴线定位、碰撞构件和碰撞图像的碰撞检测报告;动态碰撞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project版本、机械运转路线以及时间,得出关于体现轴线定位、碰撞构件和碰撞图像的碰撞检测报告;其中,进度计划工序需要与施工模拟效果体现工序相对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施工模拟包含宏观施工模拟、进度跟踪模拟和施工工序模拟,宏观施工模拟以单层或以整个结构单体进行施工模拟,不体现流水段信息,提交成果为施工模拟视频文件、synchro原始文件;进度跟踪模拟体现分流水段体现各工序,提交成果为施工进度跟踪报告、施工模拟视频文件和synchro原始文件;施工工序模拟体现复杂工序的施工工艺,提交成果为施工模拟视频文件、synchro原始文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生成的BIM结构模型中包含PC构件设计需求,PC构件按层及流水批次进行划分,在项目开工前,生成PC构件需求计划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期提前或者滞后,通过软件快速自动进行项目计划的预测,同时根据预测导出新的PC构件需求计划表,项目可以及时提前把变化后的需求提交给PC构件厂,以便构件厂安排生产,不致延误工期。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一中生成的BIM结构模型中包含混凝土设计需求,在项目开工前,生成混凝土前期规划采购汇总表包含工程量和成本,按层及流水批次混凝土整体需求计划表、人工资源计划--柱状图及成本曲线图、混凝土工程量计划--柱状图及成本曲线图;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期提前或者滞后,通过软件快速自动进行项目计划的预测,同时根据预测导出新的按层分批的混凝土整体需求计划表,项目可以及时提前把变化后的需求提交给搅拌站,以便搅拌站安排生产,不致延误工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进度计划综合资源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步骤三中,工作任务分解的主要内容包含工作任务名称编写、工程量关联、工效填写;工作任务分解对应后期劳产率进度分析的颗粒度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143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