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72186.6 申请日: 2021-03-12
公开(公告)号: CN112755147A 公开(公告)日: 2021-05-07
发明(设计)人: 阳吉长 申请(专利权)人: 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64 分类号: A61K36/9064;A61P1/00;A61P1/04;A61K35/618
代理公司: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代理人: 钱学宇
地址: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胃病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剂以姜厚朴作君药,温中止呕、运化行气、助中焦;以肉桂和黄连作臣药,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解渴生津;以砂仁、白芍、麸炒枳壳、荜澄茄作佐药,温中理气、温脾止泻、缓中止痛;以诃子、麸炒海螵鞘、制乌梅、党参作佐药,涩肠止泻、制酸止痛,补脾养胃;以甘草片作使药,缓和诸药峻烈之性,与白芍配伍缓中止痛。该方剂多以温热药为主,以健脾和胃,行气止痛为主治则,促进胃黏膜细胞增生,增加胃酸分泌,缓解胃萎缩症状,恢复肠胃功能。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肠应激综合征等具有极高的治愈率。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无毒副作用、安全可靠,适合规模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草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病、慢性病。胃溃疡主要是发生与黏膜损害和黏膜自身防御修复等因素之间的失衡有关。慢性胃炎、胃溃疡是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多发的疾病,也是一个在诊治中令人困惑和难以掌握的慢性疾病。有45%左右的人经常出现胃部疼痛、饱胀、泛酸、嗳气、烧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症状,多为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胃炎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约占门诊胃镜检查患者的90%,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特别是中老年患者更为多见。

在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当中,有80%~9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慢性胃炎、胃溃疡。胃溃疡发病有明显季节性,气温骤变和天气寒冷的11、12月及1-3月份易发病,夏季气候温度稳定,发病率最低。随着年龄增长,胃溃疡的相对发病率会显著上升,发病年龄高峰期为50~60岁,男女比例为3.6:1,复发率为60%~80%,约10%的人在其一生中某个时期曾患过此病。

世界各国人群发病率有显著差异,不同时期、地理、气候、民族、遗传和生活习性等均对胃溃疡的流行病学有一定影响,治疗胃溃疡已成为当今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各地的研究报道显示IBS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多发病,西方国家人群患病率为5%-24%,其中25%以上的患者为此而就诊每年花费高额的医疗费用,患者的生存质量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慢性胃炎、胃溃疡在中医学中属“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其常见病因为脾胃虚弱,或劳倦内伤、久病传中、用药不当伤及脾胃,该病也可因情志内伤和饮食所伤而致。

中医将胃溃疡分为以下五种类型:肝胃气滞型、血瘀阻络型、肝胃郁热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弱是本病的主要病因,气滞、血瘀是其基本的病理变化,中医治疗该病以健脾益胃、理气化瘀为根本。胃脘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邪脏腑病形》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灵枢·胀论》又曰:“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臭,妨于食,大便难”。明清时期,胃脘痛病名正式确立,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提到,前代医家将胃脘、心痛混为一谈的原因是:“胃脘痛处在心下,故有心而痛之名”。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明确指出:“满而不痛者,此为痞。”还将痞满与结胸作了鉴别,创诸泻心汤治疗,一直为后世医家所效法。嘈杂始见于《丹溪心法·嘈杂》,其日:“嘈杂,是痰因火动,治痰为先。”又说“食郁有热。”《景岳全书·嘈杂》:“嘈杂一证,或作或止,……似饥非饥,似辣非辣,似痛非痛,而胸中懊侬,莫可名状”。IBS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郁证”范畴。肝脾失调、肝郁脾虚是本病的主要病机同时,本病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包括焦虑、抑郁、紧张、失眠等,严重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医学调肝运脾治疗的作用机制与调节其脑-肠轴功能有关,这与中医认为本病与心神不宁致心胃(心肠)不和十分吻合。《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喜则散、怒则激、忧则聚、惊则动、脏气隔绝,精神夺散,以致溏泄,”就说明泄泻与情绪存在一定关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1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