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反硝化除磷耦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步处理生活污水和硝酸盐废水的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2253.4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3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彭永臻;韩可心;李夕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1/16;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3 | 代理人: | 刘萍 |
地址: | 10012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硝化 耦合 短程 厌氧氨 氧化 同步 处理 生活 污水 硝酸盐 废水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利用反硝化除磷耦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同步处理生活污水与硝酸盐废水的方法,该方法所用装置包括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硝酸盐废水水箱(2)、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第一中间水箱(4)、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第二中间水箱(6)、第三中间水箱(7)、厌氧氨氧化反应器(8)、出水箱(9);生活污水从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通过第一进水泵(3.1)与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相连接,硝酸盐废水由硝酸盐废水水箱(2)通过第二进水泵(3.2)与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相连接;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中设有第一搅拌器(3.3)、第一DO/pH在线测定仪(3.4)、第一空气压缩机(3.5)、第一转子流量计(3.6)、第一曝气盘(3.7)、第一排水阀(3.8);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出水排入第一中间水箱(4);生活污水由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通过第三进水泵(5.1)与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相连接;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中设有第二搅拌器(5.2)、第二DO/pH在线测定仪(5.3)、第二空气压缩机(5.4)、第二转子流量计(5.5)、第二曝气盘(5.6)、第二排水阀(5.7);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出水排入第二中间水箱(6);第一中间水箱(4)与第二中间水箱(6)以一定合适比例混入到第三中间水箱(7)使得第三中间水箱(7)中亚硝态氮与氨氮的质量比为1-1.5,第三中间水箱(7)通过第四进水泵(8.1)与厌氧氨氧化反应器(8)相连接,厌氧氨氧化反应器(8)出水通过第三排水阀(8.2)进入到出水箱(9);
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运行阶段:
1)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中的污水通过第一进水泵(3.1)进入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中,进水的同时第一搅拌器(3.3)开始搅拌进入厌氧阶段,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厌氧搅拌120-180min;随后,硝酸盐废水水箱(2)中的污水通过第二进水泵(3.2)进入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中进入缺氧阶段,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缺氧搅拌120-180min;随后,第一空气压缩机(3.5)启动进入好氧阶段,好氧曝气15-60min,通过第一转子流量计(3.6)调整溶解氧为0.5-1mg/L,曝气搅拌结束后,沉淀排水共40min,排水比40-60%,排水进入第一中间水箱(4);排水后闲置10-80min,开始下一周期;
2)生活污水原水水箱(1)中的污水通过第三进水泵(5.1)进入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中,进水的同时第二搅拌器(5.2)开始搅拌进入厌氧阶段,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厌氧搅拌60-120min;随后,第二空气压缩机(5.4)启动进入好氧阶段,好氧曝气90-240min,通过第二转子流量计调整溶解氧为3-5mg/L,曝气搅拌结束后,沉淀排水共30min,排水比为40-60%,排水进入第二中间水箱(6)中,闲置10-80min,完成一个周期,随后开始下一周期;
3)第一中间水箱(4)与第二中间水箱(6)以一定合适比例混入到第三中间水箱(7),使得第三中间水箱(7)中亚硝态氮与氨氮的质量比为1-1.5,第三中间水箱(7)通过第四进水泵(8.1)连续进入到厌氧氨氧化反应器(8)中,通过第三排水阀(8.2)进入到出水箱(9)中;
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以及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运行时均需要排泥,反硝化除磷反应器(3)污泥浓度维持在2500±300mg/L范围以内;短程硝化A/O同步除磷反应器(5)运行时,使反应器内污泥浓度维持在2500±300mg/L,污泥龄控制在15~25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工业大学,未经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25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