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2591.8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6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马乐;祝超;陈志勇;曾瑞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27/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石艳红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于 有源 负载 牵引 系统 中的 宽带 测试 夹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包括底座、可拆卸组合架、PCB电路组件和压紧块;可拆卸组合架包括测试支架、左滑板和右滑板;测试支架的尺寸与测试件本体的尺寸相一致;PCB电路组件包括左右PCB测试板和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左右PCB测试板上各布设一个关于测试件本体对称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每个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均包括高阻抗输入端和低阻抗输出端;压紧块,能将放置在测试支架上方的待测功率器件进行压紧。本申请通用性强,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待测功率器件的阻抗测试。同时,能实现在较宽的工作带宽内准确地测出大功率晶体管的最佳匹配阻抗,同时能够便捷的实现对夹具参数的提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5G通信的关键技术包括载波聚合技术、毫米波技术、Massive MIMO和波束成形技术,基站用射频功率器件需具备高效率、宽带宽、多载波、良好的散热性能。因此需要在通信基站中使用的功率器件需要很高的峰值功率,而器件在大功率状态下,器件输出呈现非线性,其输入输出阻抗会随着其工作频率、直流偏置、压接状态以及输入功率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就对器件的输入输出阻抗的测试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这直接关系到器件设计的准确与否。同时,很高的峰值功率,峰均比较高,而受到功率管功率密度的限制,峰值功率越大,意味着晶体管需要更大的栅宽以及更小的输入输出阻抗。
目前基站用的功率管的测试方法,基本都是基于机械调谐器的负载牵引系统,常规基于LNA的小信号测试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功率管阻抗测试;负载牵引方法是通过调节阻抗调谐器,使得输出功率和增益会随之增大,当器件输出达到饱和状态时,器件的阻抗与调谐器的阻抗共轭,从而得到器件的阻抗。然而,负载牵引测试系统在进行大功率测试时,还存在如下不足,有待进行改进:
1、仅能覆盖有限的阻抗范围,无法准确地测出功率管的最佳匹配阻抗。
2、在长时间的进行大功率的射频测试,板材性能以及磨损等导致夹具参数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测试结构偏差大,准确度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该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及测试方法通用性强,能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待测功率器件的阻抗测试。同时,能实现在较宽的工作带宽内准确地测出大功率晶体管的最佳匹配阻抗,同时能够便捷的实现对夹具参数的提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应用于有源负载牵引系统中的宽带测试夹具,用于待测功率器件的阻抗测试,包括底座、可拆卸组合架、PCB电路组件和压紧块。
待测功率器件包括测试件本体、输入端和输出端。
输入端布设在测试件本体的左侧,输出端布设在测试件本体的右侧。
可拆卸组合架包括测试支架、左滑板和右滑板。测试支架可拆卸式安装在底座的中心上表面、测试支架的尺寸与测试件本体的尺寸相一致。左滑板和右滑板对称安装在测试支架两侧的底座上表面,且均能沿底座上表面相向或相背滑移并固定。
PCB电路组件包括左PCB测试板、右PCB测试板和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
左PCB测试板可拆卸式安装在左滑块上表面,右PCB测试板可拆卸式安装在右滑块上表面。
左PCB测试板和右PCB测试板均具有垂直于测试件本体的X对称轴。
左PCB测试板和右PCB测试板上各布设一个关于测试件本体对称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
每个切比雪夫阻抗变换器均包括高阻抗输入端和低阻抗输出端,其中,低阻抗输出端均朝向待测功率器件,且能与待测功率器件的输入端或输出端电导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国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国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25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