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频率响应的电缆故障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064.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6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刘骥;孟凡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52;G01R31/54;G01R31/58;G01R2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频率响应 电缆 故障 定位 系统 | ||
一种应用于同轴电缆的通过阻抗、相位谱数据分析提取出电缆运行状态相关信息,进而实现电缆故障定位的算法,属于电缆故障诊断领域。阻抗分析仪适用于元件和电路有效阻抗测量和分析的集成解决方案,具有测试频率范围广,测试精度高等优点。但是也存在固有缺陷:无法实现现场测试且易受外界干扰。本发明以广义性正交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算子的积分变换算法,实现对电缆故障的精确定位,以此算法设计现场便携式阻抗扫频分析仪,可以精确定位电缆故障所在位置,且具有基于LABVIEW的易用操作界面。
技术领域
一种应用于同轴电缆的通过阻抗、相位谱数据分析提取出电缆运行状态相关信息,进而实现电缆故障定位的算法,属于电缆故障诊断领域。具体涉及通过同轴电缆的阻抗、相位谱数据分析提取出电缆运行状态相关信息,以广义性正交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核函数算子的积分变换算法,实现对电缆故障的精确定位。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频域法诊断电缆故障中采用傅里叶反变换(IFFT)算法较多,傅里叶反变换等传统算法存在运算量大,对数据处理精度低等问题。基于核函数算子的积分变换算法,提升了算法运算能力,提高了软件对数据处理的精度和速度,能够对电缆故障进行精确定位,提升硬件整体性能。目前针对电缆故障的检测手段以行波法为主,常见方法有脉冲电流测试法(impulse current experimentation,ICE)、时域反射法(time domainreflectometry,TDR)。ICE 法虽能检测电缆高阻故障,但需施加高压将故障点击穿,且其测试精度极易受到外界电磁干扰的影响。而TDR法是一种无损测试方法,因其测试设备便携被广泛应用于电缆故障检测中。TDR 法通过入射脉冲信号与反射脉冲信号的时间差实现电缆故障定位,但由于所注入脉冲信号的高频信号成分较少、信号传播过程中衰减和色散效应、现场电磁干扰的影响,使得TDR法的测试精度较低。现今,逐步兴起的频域反射法(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FDR) 因采用扫频信号,入射波的高频成分较多,使其在定位方面比传统的TDR法更具优势。虽已有学者运用 IFFT算法在电缆故障定位上进行探究,但是由于算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易于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定位误差很大。 要实现对电缆故障类型精确定位,必定要发明一种对电缆故障进行精确定位的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保障电缆安全稳定地运行,精确定位电缆故障,本发明基于广义性正交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核函数算子的积分变换算法,实现对电缆故障的精确定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定位电缆故障位置的算法,其特征在于:以广义性正交理论为基础,是一种基于核函数算子的积分变换。算法过程如下。
电缆的一次传播参数包括单位长度的电阻
。
电缆的二次传播参数包括波阻抗
。
电缆在位置
。
长度为
。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频域特性计算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0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性固相硅凝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阻燃塑料绝缘控制电缆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