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导叶应用于离心式泥泵以实现抗磨的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143.1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7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郭涛;胡京招;夏铖;庄海飞;刘明明;武永顶;曹蕾;伍立说;王文魁;吴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F04D29/44;F04D29/22;F04D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地址: | 20009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导叶 应用于 离心 式泥泵 实现 新方法 | ||
一种将导叶应用于离心式泥泵以实现抗磨的新方法,其特征是:在叶轮的进口防磨环上设计导叶,采用提前分割泥砂浆的策略对泥沙浆进行偏离导流,避免叶片头部承受泥砂浆直接冲击。本申请目的公开一种抗磨方法,以解决“泥泵严重磨损主要集中发生在叶轮入口、叶片头部(主要是接近前盖板的大半径处)”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离心式泥泵(渣浆泵)抗磨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泥泵(又称渣浆泵)是一种通过泵送的方式实现对泥土、砂砾、碎矿石等物质连续输送的机械装备,常用于疏浚吹填、矿山机械、污水处理等领域,其主要作用是给泥沙浆等固粒-水混合物质做功,提高其机械能,并通过管道将其输送到指定区域,是疏浚领域必不可少的关键装备。
出于装拆方便、高扬程、高效率等多种需求的考虑,泥泵普遍采用单级单吸离心泵,叶轮普遍采用闭式叶轮构造。在此类泵中,流体从轴端被水平地吸入泵内,随后进入旋转运动的叶轮内转为径向流动,并被约束在前、后盖板以及叶片围成的流道内随叶轮一起旋转,在此过程中接受叶片对其做功而具有更高的压力与速度,随后从叶轮中流出进入扩压室,在扩压室内降速增压,将部分动能转化为压力能,最后从扩压室出口流出。
与常规水泵不同,泥泵(图1)输送的物质中有各种不规则尖锐固体,将对泥泵内的主要做功部件——叶轮产生严重的磨损。泥泵叶轮的磨损问题至今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有效减少叶轮的磨损可延长叶轮的使用寿命,节约维修成本。同时,尽量完好的叶轮结构是泥泵稳定运行、疏浚施工高效进行的必要保证。减少叶轮磨损的主要技术途径分为“选用耐磨材料”与“改进结构”两大方向。
最接近现有技术:
目前,泥泵叶轮的结构设计通过合理地选择叶片进口角及叶片包角、采用弯扭叶片造型等技术手段改善叶轮内流动,这些结构技术在改善磨损上取得了不错成果,但难再有突破性发展。针对叶轮进、出口附近的磨损,泥泵普遍在叶轮进口安装吸口防磨环(如图1),在叶轮出口外安装肩胛防磨环(具体的,肩胛防磨环在扩压室与前/后盖板之间,保护两者连接部位),试图通过不断替换防磨环,防止该处的局部破坏导致整个叶轮报废,但叶片头部、叶片头部附近端面、叶片尾部附近的磨损尚未有针对性的结构改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目的公开一种抗磨方法,以解决“泥泵严重磨损主要集中发生在叶轮入口、叶片头部(主要是接近前盖板的大半径处)”的问题。
叶片头部的磨损主要是冲击磨损,原因是叶轮进口靠近前盖板的区域(如图1A处)具有较大的周向速度,沙砾、岩石块等体积较大,如此硬度较大的固体进入叶轮后,会在惯性作用下冲击该位置(如图1A处);叶片头部的分流作用导致附近流动容易出现涡流,砂石在涡流内反复剐蹭造成磨损,因此,叶片头部附近端面上的磨损多由涡流引发。
应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概括为:
一种应用于离心式泥泵的抗磨方法,其特征是:在叶轮的进口防磨环上设计导叶,采用提前分割泥砂浆的策略对泥沙浆进行偏离导流,避免叶片头部承受泥砂浆直接冲击。
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所述引流导叶2安装于叶轮的进口防磨环1上,多个导叶2在周向均匀分布于进口防磨环1内壁,引流导叶2与进口防磨环1随叶轮同步旋转。
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在叶轮内,引流导叶2的数量与叶片4数量一致,其设置位置与叶片4相对,相互之间留有间隙。
进一步限定技术方案,所述导叶2靠近并正对叶轮叶片4头部。
附图说明
图1为常规泥泵叶轮侧视图
图2实施例中泥泵叶轮组件的1/4剖面示意图
图3实施例叶轮组及进口防磨环(安装有引流导叶后)构造示意图
图4实施例叶轮组件中进口防磨环(安装有引流导叶后)作用机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1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曝光装置和曝光方法
- 下一篇:数据存储装置的逻辑到物理映射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