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波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4167.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周山勇;马恩;黄丽冰;杨鸿艺;叶斯哲;张云;陈卓;陈学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G01N3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周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0 | 代理人: | 史冬梅 |
地址: | 350002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时间 分辨 荧光 免疫 分析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波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用于发射激发光的光源;还包括光路模块、载样模块、光谱探测器和脉冲发生器,光路模块包括用于将光源发射的激发光传输至标记物并将标记物被激发后发射的荧光信号传输至光谱探测器的滤光组件;载样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和POCT检测卡;POCT检测卡用于承载一个或者多个待测样品;驱动电机用于驱动POCT检测卡运动,使待测样品位于激发光的光路上;光谱探测器用于接收荧光信号;脉冲发生器分别与驱动电机、光源和光谱探测器连接,用于控制驱动电机、光源和光谱探测器的工作时序。本发明可同时对多种标记物进行宽波段发光光谱测量,简化测试流程,缩短测试时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试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宽波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属于荧光免疫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将荧光技术的高度敏感性与免疫学技术的高度特异性结合,为免疫学、临床组织化学和实验室诊断提供了一项不可取代的检测技术。目前荧光免疫分析仪除用于细菌、病毒、原虫、蠕虫以及真菌等的鉴定和相关疾病诊断外,还广泛用于血清抗体、病理学抗体、抗体及补体的鉴定和定位、自身免疫疾病诊断、免疫复合物的病理等研究领域。在生物荧光检测过程中,常由于生物流体和血清中的许多复合物和蛋白本身存在的短时荧光而造成背景信号干扰,导致荧光检测的灵敏度严重下降。结合稀土离子标记物长寿命发光特点的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应运而生,其原理是以稀土元素作为荧光标记物,利用这类物质具有较长荧光寿命和较窄特征发射谱带的特点,在短寿命宽带背景荧光完全衰退后再进行测定,有效消除背景荧光的干扰。
目前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的测量方法通常是根据目标物质在特定波长下进行单点荧光寿命及光谱定量测量,而实际情况中往往需要测定复杂化合物中多个成分,就需要反复设定波长进行多次测量,工作繁复且测试时间长;脉冲光源频率固定,无法根据实际测试时不同背景的荧光寿命相应地调节测定时间,造成检测结果存在误差;并且无法对标记物同时进行紫外-近红外宽波段的时间分辨光谱分析工作。为满足日益增长的实际测试需求,亟需设计一种能同时对多标记对象进行宽波段时间分辨光谱分析工作,并能通过调节脉冲频率、宽度和延时实现宽波段荧光免疫分析的装置,以适应较为广泛的生物荧光标记材料和检测技术研究和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波段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存在的适用波长范围短、测样时间长和检测结果有误差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宽波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检测方法,能同时对多标记物进行宽波段时间分辨光谱分析,光源脉冲特性可调,适配多种光源,可从多方向接入光源,在多种检测模式下进行待测样品的荧光检测和免疫分析,以适应多研究领域较为广泛的科研和检测应用。
本发明的宽波段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射激发光;
光路模块,所述光路模块包括滤光组件;所述滤光组件用于将光源发射的激发光传输至标记物并将标记物被激发后发射的荧光信号传输至光谱探测器;
载样模块,所述载样模块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POCT检测卡;所述POCT检测卡用于承载一个或者多个利用标记物标记的待测样品;所述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POCT检测卡运动,使所述待测样品位于所述滤光组件传输的所述激发光的光路上;
光谱探测器,所述光谱探测器用于接收经由所述滤光组件输出的所述荧光信号;
脉冲发生器,所述脉冲发生器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光源和所述光谱探测器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光源和所述光谱探测器的工作时序。
优选地,所述滤光组件包括二向色镜筒、二向色镜、滤光片、凸透镜和透镜套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1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