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361.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6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高倩;黄加强;黄初国;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7/06;A01C21/00;C05G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信立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0 | 代理人: | 包晓静 |
地址: | 550025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蜂糖李 坐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蜂糖李丰产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所述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从盛花期开始喷施混合制剂;每隔一段时间喷施一次,直至坐果初期;制剂喷施时采用雾状喷施,且在晴天的早上或下午喷施。混合制剂包括:硼酸、磷酸二氢钾、尿素等矿质元素,赤霉素和萘乙酸等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和蔗糖的混合物。所述从盛花期开始喷施混合制剂每隔7d喷施一次。本发明混合制剂主要在蜂糖李盛花期和幼果期使用,减少落果,有效的提高了蜂糖李的坐果率。且配制简单,田间易于操作,见效快。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蜂糖李丰产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蜂糖李是贵州优良地方品种,糖酸比适宜,风味口感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极高,现已成为农民致富的特色产业,以贵州为主导的周边省份也开始大量种植。蜂糖李自然状态下坐果率极低,且因花期较早,易受早春低温影响,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引起大量的早期落花落果,给生产上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且蜂糖李是近年来新兴起来的品种,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系统完整的的研究体系,生产上坐果率低的难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这些都严重制约了蜂糖李产业的健康发展,为此,提出了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生产上果农主要从土肥水管理、树势控制等以下措施来提高蜂糖李坐果率。蜂糖李喜好钾肥,田间常使用钾肥和高产量有关肥料氮肥、硼肥等搭配使用。田间在蜂糖李花芽分化前施用复合肥保证花芽质量;蜂糖李坐果后,施用一次保果肥;果实成熟前施用一次壮果肥;采果后再施一次有机肥保证树体营养来提高坐果率。田间通过拉枝、扭梢和修剪等方法来管理树势,及外施生长延缓剂多效挫来缓和树势。蜂糖李在生产上尝试过许多栽培管理上的方法来提高坐果率,但效果较差,且由于不当使用各种肥料和保果试剂,易造成树体老化。花期叶面喷施,植物吸收快,见效快;提高蜂糖李授粉受精成功率,减少落果发生,促进蜂糖李更多的坐果。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的蜂糖李栽培管理方法坐果效果较差,且由于不当使用各种肥料和保果试剂,易造成树体老化。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目前针对蜂糖李的品种特性及种植区域,没有提高其坐果率的系统性且完整的体系,田间管理很难达到统一,各种植地的管理比较混乱,且目前田间使用肥料较为单一。导致现有的田间管理方法来提高蜂糖李坐果率很难。目前蜂糖李的研究内容较少,针对蜂糖李授粉受精及落果特性方面的研究更是还未见报道,可作为理论参考的内容较少。且因蜂糖李与其他李品种特性上存在较大差异,适用于提高其他李品种坐果率的方法不一定适用于蜂糖李,可供参考性弱。而促进坐果的各种肥料及试剂种类繁多,导致选用试剂时的种类及配比存在较大的困难与盲目性。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生产上合理的管理树势及使用坐果试剂,提高蜂糖李的坐果率和产量,解决制约蜂糖李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提高果品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和蜂糖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所述提高蜂糖李坐果率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从盛花期开始喷施混合制剂,喷施至花器官布满水珠不流水不滴落状态。
步骤二,每隔一段时间喷施一次,直至坐果初期;从盛花期到坐果初期是蜂糖李完成授粉受精的阶段,也是提高坐果率调控的关键时期。且坐果初期种子还未发育完全,通过外源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矿质养分,提高幼果的内源激素水平和矿质养分,减少落果。
步骤三,制剂喷施时采用雾状喷施,且在晴天的早上或下午喷施。不损伤花器官的前提下,且使试剂不被迅速蒸发。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每隔7d喷施一次。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混合制剂包括:硼酸、磷酸二氢钾、尿素矿质元素,赤霉素、萘乙酸植物生长调节剂,PBO和蔗糖的混合物。PBO为果树型调节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大学,未经贵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3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