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401.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7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采女贵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56 | 分类号: | H02M3/156;H02M7/5387;H02P5/74;H05K9/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蔡丽娜;崔成哲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驱动装置,简化驱动装置的结构并提高组装作业性。一种驱动装置(1),其具备:旋转电机(2);电力转换装置(4),其控制向旋转电机供给的电力;内壳体(40),其容纳电力转换装置;外壳体(41),其具有能够容纳旋转电机和内壳体的至少一个第1腔室(42);以及第1盖(47),其与外壳体结合,并封闭第1腔室,内壳体与第1盖的内表面结合,外壳体和第1盖由金属形成,内壳体由树脂形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驱动装置,其具有:划定机械室和电气室的壳体、第1罩及第2罩;容纳于机械室的第1旋转电机和第2旋转电机;以及容纳于电气室的电力转换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541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驱动装置为了将电力转换装置配置在电气室而需要第1罩及第2罩,存在结构复杂且组装作业性差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背景,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驱动装置中简化驱动装置的结构,并且提高组装作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某一方式是一种驱动装置1,其具备:旋转电机2;电力转换装置4,其控制向所述旋转电机供给的电力;内壳体40,其容纳所述电力转换装置;外壳体41,其具有能够容纳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内壳体的至少一个第1腔室42;以及第1盖47,其与所述外壳体结合,并封闭所述第1腔室,所述内壳体与所述第1盖的内表面结合,所述外壳体和所述第1盖由金属形成,所述内壳体由树脂形成。
根据该方式,由于电力转换装置容纳在与第1盖结合的内壳体中,因此通过将第1盖安装于外壳体,能够将电力转换装置配置于外壳体。由此,能够简化驱动装置的结构,并且能够提高驱动装置的组装作业性。此外,由于在由金属形成的外壳体和第1盖的内部配置电力转换装置,因此能够屏蔽电力转换装置免受外部电磁波的影响。此外,能够抑制电力转换装置发出的电磁波放射到外壳体的外部。此外,由于外壳体以及第1盖具有屏蔽电磁波的功能,因此内壳体可以由树脂形成。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内壳体具有冷却水通路61,所述第1盖具有与所述冷却水通路连接的连接通路71。
根据该方式,由于在由树脂形成的内壳体上形成有冷却水通路,因此冷却水通路的形成变得容易。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内壳体具有:筒形的外壁部51,其两端开口;中央壁部52,其设置在所述外壁部的内部,且与所述外壁部大致垂直;以及第2盖53,其封闭所述外壁部的第1端51A,所述第1盖封闭所述外壁部的第2端51B,所述冷却水通路在所述外壁部的所述第2端与所述连接通路连接,并且从所述第2端通过所述外壁部而延伸到所述中央壁部,所述电力转换装置支承于所述中央壁部。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将电力转换装置配置在内壳体的内部。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内壳体具有:凸耳75,其突出设置于所述外壁部的外周面;母线76,其贯通所述外壁部,在一端露出到所述凸耳的表面并且在另一端与所述电力转换装置连接;以及螺母77,其埋设于所述凸耳中,从所述旋转电机延伸的线束的端部通过与所述螺母螺合的螺丝而与所述母线连接。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电力转换装置与旋转电机之间的连接。
在上述方式中,可以是,所述母线设置在所述凸耳的面向第1盖侧的面上。
根据该方式,能够容易地进行电力转换装置与旋转电机之间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4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