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519.9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1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严海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梁国平 |
地址: | 52914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模型 余量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实测数据和预设的船体数据模型;根据所述船体数据模型和所述实测数据得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并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得到目标模型余量线;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以使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与所述第一模型匹配,并将调整后的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导入至所述第一模型中;根据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得到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通过使用该方法,无需人工换算,就能够简单、直观地得到船体数据模型与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减少工人的工作量,从而提高精度造船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度造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全站仪测量及DACS(尺寸与精度控制系统)软件分析在船舶制造领域被广泛应用。通常,用户先使用全站仪测量得到船体分段实测数据,再通过DACS软件匹配得到实测数据与理论模拟数据的偏差,从而得到船舶分段建造的精度。但是,船体设计模型都是无余量的,而实际船体的一些大线型分段则需要带余量建造。因此,应用DACS软件导入船体数据模型与船体分段实测数据进行匹配时,模型中无余量的理论点坐标与实测分段带余量的坐标对比,斜的板件及大线型的外板往往难以直接得到精度偏差数据,而需要人工换算并消除高度偏差产生的半宽偏差量,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简单、直观地得到船体数据模型与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从而提高精度造船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模型余量线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获取实测数据和预设的船体数据模型;根据所述船体数据模型和所述实测数据得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并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得到目标模型余量线;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以使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与所述第一模型匹配,并将调整后的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导入至所述第一模型中;根据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得到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船体数据模型和所述实测数据得到第一模型和第二模型,包括:
导入所述船体数据模型和所述实测数据至DACS软件得到第一模型,导入所述船体数据模型和所述实测数据至TRI BON软件得到第二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模型包括多段模型余量线;所述根据所述第二模型得到目标模型余量线,包括:提取若干段所述模型余量线为目标模型余量线。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包括: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的格式为样条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的格式为样条曲线,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的格式划分为曲线和多段线;调整所述曲线为样条曲线;调整所述多段线为直线或样条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模型的坐标基点;调整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的坐标基点以使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的坐标基点与所述第一模型的坐标基点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型包括多个第一点坐标,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得到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之前,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点坐标得到第二点坐标,所述第二点坐标为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中与所述第一点坐标位置对应的坐标;绑定所述第一点坐标和所述第二点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模型余量线得到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点坐标和所述第二点坐标得到第三点坐标,所述第三点坐标包括所述第一模型与所述实测数据的坐标偏差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南洋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5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