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冷换热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726.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772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贾斯汀·P·考夫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森自控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0 | 分类号: | F28D9/00;F25B39/00;F25B41/40;F25B4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脱颖律师事务所 31259 | 代理人: | 脱颖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冷 系统 | ||
1.一种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10)、排气冷却器(150)、风冷冷凝器(120)、主节流装置(130)和蒸发器(140),所述压缩机(110)、所述排气冷却器(150)、所述风冷冷凝器(120)、所述主节流装置(130)和所述蒸发器(140)依次连接形成主循环回路(115);
所述排气冷却器(150)被配置为使得从所述压缩机(110)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先流经所述排气冷却器(150)被预先降温后再进入所述风冷冷凝器(120)中被冷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110)具有第一吸气口(111)、第二吸气口(113)和排气口(112);
所述风冷冷凝器(120)具有入口(121)和出口(122);
所述排气冷却器(150)包括第一制冷剂通道(151)和第二制冷剂通道(152),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在所述主循环回路(115)中连接在所述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2)和所述风冷冷凝器(120)的入口(121)之间;
所述风冷换热系统(100)还包括附加通路(116),所述附加通路(116)连接在所述风冷冷凝器(120)的出口(122)和所述压缩机(110)的第二吸气口(113)之间;
所述风冷换热系统(100)还包括附加节流装置(160),所述附加节流装置(160)和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152)依次连接在所述附加通路(116)中,以使得从所述风冷冷凝器(120)的出口(122)排出的制冷剂的一部分先流经所述附加节流装置(160)后,再流经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152),以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中的制冷剂热交换,从而为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中的制冷剂提供冷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冷却器(150)还包括冷却介质通道(153),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53)与冷却介质连通,以使得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53)中的冷却介质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中的制冷剂热交换,从而为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中的制冷剂提供冷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冷却器(150)为板式换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式换热器(150)被配置为,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152)和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53)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中的制冷剂流动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制冷剂通道(152)包括数个第二制冷剂分通道(272),所述第一制冷剂通道(151)包括数个第一制冷剂分通道(271),所述冷却介质通道(153)包括数个冷却介质分通道(273);
其中,所述数个第一制冷剂分通道(271)交替地设置在所述数个第二制冷剂分通道(272)和所述数个冷却介质分通道(273)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110)的第二吸气口(113)靠近所述压缩机(110)的排气口(112)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气冷却器(150)被配置为使得从所述压缩机(110)排出的气态制冷剂先流经所述排气冷却器(150)被预先降温为饱和气态制冷剂后,再进入所述风冷冷凝器(120)中被冷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森自控科技公司,未经江森自控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72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发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