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4934.4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3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严庆云;范德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3/00 | 分类号: | F01K13/00;F01K17/02;F01D15/10;F01D17/14;F01D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518124 广东省深圳市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核电 供暖 热源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其包括:汽轮机高压缸、通过高压缸排汽管和阀门与汽轮机高压缸连接的换热器,以及供热管网,其中,供热管网中的热网循环水流经换热器被高压缸排汽加热。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使用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作为供暖热源,蒸汽已在汽轮机高压缸中做功,可有效提高核电厂热效率,避免火电供暖的环境污染问题。此外,换热器至凝汽器的疏水可提高凝结水温度,提高核电厂效率,实现核电厂供暖和核电厂参与调峰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供暖热源系统。
背景技术
燃煤取暖是导致冬季雾霾现象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北方集中供暖的城市里,燃煤取暖会导致空气的二氧化硫、粉尘颗粒物急剧增多。温度低、风力小等气象条件更使雾霾积蓄不散,导致了北方地区长时间的雾霾天气,成为了影响国计民生、国家形象的热点问题。此外,燃煤取暖产生的有害物质包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二氧化硫易形成酸雨。因此,燃煤取暖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迫切需要推进清洁能源供暖。
作为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近年来核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电网负荷峰谷差的日益增大,电力系统调峰形势越来越严峻。由于核电在电网中比重的增长,电力系统对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需求日益增强,潜在要求核电机组参与调峰运行。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其可解决火电供暖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核电厂供暖和核电厂参与调峰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其可解决火电供暖环境污染问题,实现核电厂供暖和核电厂参与调峰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其包括:汽轮机高压缸、通过高压缸排汽管和阀门与汽轮机高压缸连接的换热器,以及供热管网,其中,供热管网中的热网循环水流经换热器被高压缸排汽加热。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汽轮机高压缸设有三通,汽轮机高压缸经过三通引出高压缸排汽通向换热器。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核电供暖热源系统进一步包括凝汽器,高压缸排汽经换热器换热产生的疏水排向凝汽器。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高压缸排汽管上设有疏水装置,高压缸排汽经换热器换热产生的疏水通过孔板降压排向凝汽器。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汽轮机高压缸和换热器之间的高压缸排汽管上设有流量调节阀和快关阀。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快关阀靠近所述汽轮机高压缸。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经所述换热器加热的供热管网侧设有放射性监测装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供热管网的热网回水管道上设有温度监控和报警装置。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热网循环水流经换热器被高压缸排汽加热至水温为130-140℃,例如130℃。
作为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高压缸排汽的温度为160-180℃,例如178℃。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使用核电厂供暖,避免了火电厂供暖的环境污染问题;以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作为供暖热源,蒸汽已在高压缸中做功,可有效提高核电厂热效率;换热器至凝汽器的疏水可提高凝结水温度,从而提高核电厂效率,实现核电厂供暖和核电厂参与调峰运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核电供暖热源系统及其技术效果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核电厂二回路汽水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49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