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5439.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3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武;许辉;李瑞茂;聂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26 | 分类号: | C30B15/26;C30B15/20;C30B29/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李照兰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提拉法 生长 翠绿 宝石 晶体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激光晶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采用提拉法籽晶定向生长,包括如下步骤:接种、放肩、等径生长、收尾及降温,最终得到翠绿宝石晶体,所得到翠绿宝石晶体利用率达到80%。本发明中当收尾结束后停止旋转和提拉并开始降温,通过P I D调节功率实现对晶体生长速率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晶体结晶速度的控制。本发明具有生长速度可控、生长尺寸大、重复性好的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翠绿宝石晶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晶体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翠绿宝石晶体制作的激光器,应用范围很广,涉及科学研究、军事、医疗、大气测量、光电子技术等领域。
翠绿宝石晶体生长较为困难,难以获得高质量大尺寸的晶体。虽经过科研单位多年的研究,但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生长的翠绿宝石晶体质量差,晶体形状扁平,利用率几乎为零,翠绿宝石晶体生长工艺不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该方法解决了目前虽经过科研单位多年的研究,但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生长的翠绿宝石晶体质量差,晶体形状扁平,利用率几乎为零,翠绿宝石晶体生长工艺不完善的技术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进行提拉法籽晶定向生长,包括如下步骤:
接种:接种前先对籽晶进行旋转,利用ccd相机实时观察接种情况,接种时,观察软件所示重量曲线变化,曲线呈水平直线,开始提拉;
放肩:放肩过程中,晶体直径d从5~10mm逐步生长到坩埚直径的50~70%,晶体直径d随放肩长度L做线性变化;
等径生长:等径生长过程中,根据晶体在单位时间内生长的质量变化情况,通过PID算法对加热功率进行反馈控制,实现晶体生长速度的主动控制,使晶体的重量符合设计外形计算得到的重量;
收尾:等径生长长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收尾,收尾过程中通过PID调整功率使晶体直径开始缩小,收尾生长结束;
降温:待晶体温度降至室温得到翠绿宝石晶体。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籽晶为截面为5×5~10×10mm长方体籽晶。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接种过程中接种前籽晶按2~20rpm的速度进行旋转;接种过程中的提拉速度按0.2~2mm/h。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放肩的具体步骤包括:
将晶体按0.2~2mm/h提拉至晶体直径d为坩埚直径D的50~70%,晶体长度和直径比控制在1:1,在向上提拉过程中,晶体按2~20rpm的速度进行旋转;
上述步骤得到的晶体的直径比晶体长度大于10~15mm左右时,控制晶体开始等径。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其中晶体直径d满足50mmd100mm,放肩长度L满足 50mmL70mm。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收尾生长结束后,晶体直径为等径直径的60~80%, 收尾长度为放肩长度的40~60%。
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降温的具体步骤为:
生长结束后,进入降温阶段,停止旋转,在结束生长的当前功率下20分钟降500w;
上述步骤结束后,功率按照200~300w/h的速度经72~96h从当前功率降至为 0,降温程序结束后,待晶体温度降至室温。
采用提拉法生长翠绿宝石晶体的方法,晶体整个生长过程采用红外CCD相机实时观测晶体生长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泰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4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漆设计模板生产及相关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分子相似性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