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温型高压电缆及其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5509.7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5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晖镇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 | 分类号: | H01B7/29;H01B7/42;H01B13/22 |
代理公司: | 泉州企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4 | 代理人: | 缪恩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耐温 高压 电缆 及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温型高压电缆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高压电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多个高压电芯和多个导热硅脂绝缘板,多个导热硅脂绝缘板的一侧互相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电缆横截面的中心处,高压电芯位于两相邻导热硅脂绝缘板之间的夹角内。本发明通过在导热硅脂绝缘层内侧加装导热硅脂绝缘板,使高压电缆具有了更好的散热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属电芯的温度,进而降低了金属电芯的电阻,进而减少了电力的损耗,通过在导热硅脂绝缘层的外侧依次加装降温防火层、内耐火绝热层、降温隔热铠装挡火层和阻燃外护套,使高压电缆具有了更好的防火能力,为高压电缆发生火情时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耐温型高压电缆及其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高压电缆是电力电缆的一种,是指用于传输1kv-1000kv之间的电力电缆,多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分配。高压电缆的电芯主要有铝芯和铜芯两种,由于铜导体的出色导电性能,越来越多的工程采用铜芯电力电缆作为供电系统的主干道,而铝芯电力电缆的应用则较少,尤其是在越高压的电力系统中,选择铜芯电缆的就越多。
由于电力电缆需穿越建筑设施和人口相对密集的区域,而这些区域的电力电缆因受复杂自然因素的影响更易发生电力事故,为了使电力事故不会酿成火灾,或在遭受火灾破坏的情况下不会使电力电缆酿成次生事故,要求电力电缆需具有可靠的防火功能。虽然目前已经有了具有防火功能的高压电缆,但是其防火能力还是不尽如人意。在电力传输过程中电芯会产生热量导致电芯温度升高,而电芯温度升高后会导致电芯电阻变大,进而将会造成电力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温型高压电缆及其制备工艺,通过在导热硅脂绝缘层内侧加装导热硅脂绝缘板,使高压电缆具有了更好的散热能力,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属电芯的温度,进而降低了金属电芯的电阻,进而减少了电力的损耗,通过在导热硅脂绝缘层的外侧依次加装降温防火层、内耐火绝热层、降温隔热铠装挡火层和阻燃外护套,使高压电缆具有了更好的防火能力,为高压电缆发生火情时争取更多的救援时间,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耐温型高压电缆,包括多个高压电芯和多个导热硅脂绝缘板,多个导热硅脂绝缘板的一侧互相固定连接且连接点位于电缆横截面的中心处,高压电芯位于两相邻导热硅脂绝缘板之间的夹角内;
高压电芯包括金属电芯,多根金属电芯绞合后在周侧包覆有内包层,内包层的周侧卷包有耐火绝缘层和外包层,高压电芯和导热硅脂绝缘板周侧包覆有导热硅脂绝缘层,导热硅脂绝缘板的一侧紧贴在导热硅脂绝缘层的内侧,高压电芯和导热硅脂绝缘层之间填充有无卤阻燃填充绳,导热硅脂绝缘层周侧包覆有降温防火层,在降温防火层的周侧绕包有内耐火绝热层,在内耐火绝热层的周侧包覆有降温隔热铠装挡火层,在降温隔热铠装挡火层的周侧包覆有阻燃外护套。
可选的,金属电芯采用金属铜制成。
可选的,降温防火层填充有第一无机化合物,第一无机化合物的分解释水降温的临界温度范围为150℃至250℃。
可选的,降温防火层为氢氧化铝无机化合物层。
可选的,降温隔热铠装挡火层填充有第二无机化合物,第二无机化合物的分解释水降温的临界温度范围为300℃至400℃。
可选的,阻燃外护套采用聚烯烃材料的挤包结构。
一种耐温型高压电缆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01、制成单根高压电芯,高压电芯内部为金属电芯,金属电芯周侧由内到外包覆有内包层、耐火绝缘层和外包层;
S02、将多根高压电芯放置在导热硅脂绝缘板形成的夹角内,接着在高压电芯与导热硅脂绝缘板形成的缝隙中填充无卤阻燃填充绳,同时在高压电芯与导热硅脂绝缘板的周侧进行卷包导热硅脂绝缘层;
S03、采用挤出工艺在导热硅脂绝缘层周侧包覆氢氧化铝无机化合物,形成降温防火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晖镇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晖镇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5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