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修复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5539.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左世伟;师新阁;孙明波;张瑞波;李克文;尚尔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9C1/02;B09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修复 石油 有机 污染 场地 方法 | ||
1.一种原位修复石油类有机污染场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向待修复的污染场地内设置的第一地下水井中注入修复剂并从所述污染场地内设置的第二地下水井中抽出污染物以及作用后的修复剂,所述第二地下水井中抽出的液体总量不低于所述第一地下水井中注入的液体总量;
所述污染场地为存在石油类有机污染物的场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场地依据场地大小做为一个或可拆分为多个修复单元,每个修复单元中均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第一地下水井和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地下水井,所述第一地下水井设置于所述修复单元的中心位置;
优选地,多个修复单元按地下水流向从上游向下游设置,或按污染范围从外围向中部进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水井和所述第二地下水井的深度均不小于所述污染场地的污染深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地下水井和所述第二地下水井中,至少所述第一地下水井的井壁开设有筛孔以使所述修复剂在所述污染场地的目标污染层横向迁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注入修复剂的过程中,采用辅助手段方式以促进污染物迁移;
优选地,所述辅助手段包括加热和超声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的注入方式包括连续式或间歇式;
优选地,第一次至最后一次注入修复剂的期间,持续采用所述辅助手段促进污染物迁移;
优选地,所述修复剂在0-45MPa的条件下注入所述第一地下水井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修复于0-100℃的条件下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剂包括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修复剂为环糊精的水溶液;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01-145g/L;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的水溶液为饱和溶液;
优选地,所述环糊精包括β-环糊精、羟丙基-β-环糊精、甲基-β-环糊精、α-环糊精、γ-环糊精和羧甲基-β环糊精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染场地为总污染物浓度低但单一污染物浓度高或难处理的污染场地;
优选地,所述污染场地的污染物包括《GB36600-2018》中规定的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优选地,所述污染物为《GB36600-2018》中规定的筛选值浓度低的污染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从所述第二地下水井中抽出的物质进行后处理;
优选地,后处理包括活性炭吸附、光催化氧化以及化学氧化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55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阻燃型电力电缆
- 下一篇:一种任务延迟和可靠性约束下的工作负载分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