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红菌素类化合物作为LTB4受体抑制剂的医药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7286.8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068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平;吉腾飞;崔冰;王洪建;万彦君;孔丽娟;赵其錦;王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122 | 分类号: | A61K31/122;A61K36/062;A61P3/10;A61P5/50;A61P3/06;A61P3/04;A61P13/12;A61P9/00;A61P25/00;A61P27/02;A61P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素 化合物 作为 ltb4 受体 抑制剂 医药 用途 |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竹红菌素类化合物在制备LTB4受体抑制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对竹红菌素类化合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进行了作用靶标研究,发现其在LTB4R抑制剂模型中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因此本发明公开了竹红菌素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物组合物在制备LTB4受体抑制剂中的应用,以及在制备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其中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和糖尿病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从中药竹黄分离纯化竹红菌素类化合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的方法,竹红菌素类化合物(竹红菌甲素,Hypocrellin A;竹红菌乙素,Hypocrellin B)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物组合物在制备预防或治疗肥胖、胰岛素抵抗、糖耐量异常,高血脂,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药物中的应用;糖尿病并发症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性脑血管病、糖尿病眼部并发症和糖尿病足。
背景技术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可能导致身体各部位的并发症并会提升过早死亡的风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社会的老龄化、环境污染、不良的生活方式以及过高的精神压力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在我国日益恶化。糖尿病几乎无法完全治愈,其并发症会给患者带来生理伤害,精神痛苦,生活质量下降等,并且高昂持续的医疗费用会为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因此,糖尿病治疗研究迫在眉睫。
糖耐量异常(IGT)和空腹血糖受损(IFG)指血糖水平高于正常范围但还不到诊断标准,统称为糖调节受损,通常也被称为糖尿病前期。出现IGT和IFG的警示意义在于三方面:(1)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2)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3)提醒通过干预措施预防疾病发展。从IGT和IFG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受到年龄、体重等因素的影响,诊断IGT或IFG五年后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累积发生率分别约为26%和50%。肥胖、体力活动较少、血脂增高以及有糖尿病家族史和高胰岛素血症者,多为诱发糖耐量减低的危险因素。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几乎都要经过糖耐量减低这个阶段,故有人把糖耐量减低者视为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或者称“糖尿病前期”。糖耐量减低往往还同时伴有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情况。糖耐量异常者与正常人群比较,高血压、肥胖患病率要高2倍,而冠心病患病率则高8倍之多。
遏制糖尿病,须从防治糖耐量异常(IGT)着手。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饮食控制、运动增加、体重减轻、戒烟等是最基本的干预措施。相关研究报道,IGT者经过生活方式干预,3年后糖尿病发病率降低了58%,同时血压、体重较前亦明显下降,而未经任何干预措施的IGT者糖尿病发病率高达68%。最近对IGT人群的干预试验表明,药物干预IGT人群不仅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病率,还可明显减少脑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VD)的危险性,其中新发生高血压降低34%,心肌梗死降低9%,任何心血管事件降低49%。因此,IGT患者诊断明确后,应主动就医,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及药物,积极治疗高血糖及相关危险因素。
因此,早期采取针对性的IGT干预措施,有助于逆转IGT,降低IGT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减少CVD的发生。
临床上将糖尿病主要分为3种类型:1型、2型及妊娠糖尿病,其中2型糖尿病最为常见,约占85%-95%,甚至更高。2型糖尿病的主要特征是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等周围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率下降而产生的一种慢性亚临床性的炎症过程。细胞内的炎症因子,分泌各种可能削弱胰岛素信号的因素,使胰岛素信号的传导受到阻碍,诱发了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患者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脂联素水平的实验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慢性炎症状态。因此,改善炎症诱导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便成了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重大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2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