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7322.0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3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龙;吴应强;吴长英;曾应平;周志武;曾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朗泰沣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554 | 分类号: | H01M10/6554;H01M10/0525;H01M10/613;B29C33/38;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梁秀秀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区凤凰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电池 通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小通道基材(10),所述小通道基材(10)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壁(11)和下壁(12),用于提供冷板的整体强度和对动力电池的支撑;
贯通部(14),多个所述贯通部(14)分别以能够覆盖动力电池散热面积地间隔设于上壁(11)和/或下壁(12),同时贯通部顶侧贯通至所述上壁(11)和/或下壁(12)外表面;
微通道(21),对导热管膜基材(24)实施受控的形变紧贴贯通部内壁而形成导热管膜(20),导热管膜(20)内腔形成微通道(21);所述微通道(21)贯通所述小通道基材的厚度,宽度小于1mm,高宽比大于10,用于通过流通于其内的冷却介质带走导热管膜(20)的热量;
外突平面部(15),导热管膜(20)的顶壁突出上壁(11)和/或下壁(12)外表面地成型有所述外突平面部(15),用于吸收动力电池的热量;上壁(11)和下壁(12)之间沿小通道基材(10)宽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间隔肋(16),间隔肋(16)之间形成多个贯通小通道基材的小通道(13),所述贯通部(14)底侧与对应的小通道(13)连通;预成型的所述导热管膜基材(24)直接穿入小通道(13)并通过所述受控的形变同时紧贴于小通道(13)和贯通部(14)内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上壁(11)和下壁(12)之间正对贯通部地嵌设有多个预成型的导热管膜基材(24),导热管膜基材(24)侧壁紧贴设置;导热管膜基材(24)的内孔宽度小于1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控的形变实现为:通过液压压力迫使导热管膜基材(24)的顶壁和/底壁膨胀拉伸紧贴于贯通部内壁且突出紧贴于通过外模(25)的成型凹腔(26)以成型外突平面部(1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导热管膜(20)为导热系数大于300w/mk的高导热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贯通部(14)横截面为梯形,贯通部(14)的侧边与竖直面的夹角β满足0°≤β≤10°的直口状、收口状或敞口状,贯通部(14)连通小通道(13)。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其特征在于,相邻贯通部(14)之间以多个横筋(18)连接,横筋(18)厚度与上壁(11)、下壁(12)的壁厚相等。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材注塑成型
设计注塑模具,通过注塑模具一次注塑成型小通道基材(10);
2)胀膜成型微通道
设计外模(25),加工成型凹腔(26),所述导热管膜基材(24)入口并联同时充入等压的高压油,使导热管膜基材(24)的顶壁和/或底壁受液压膨胀变形,紧贴贯通孔内壁,同时,顶壁继续膨胀直到紧贴外模具的成型凹腔(26)。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1a)基材预成型
将圆形的导热管膜基材(24)预成型为与小通道(13)横截面相同的轮廓形状;
在步骤1)中,导热管膜基材(24)作为嵌件,侧壁与间隔肋(16)粘结且一体注塑成型。
9.如权利要求7所述动力电池微通道冷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导热管膜基材(24)预成型为侧壁厚度大于顶壁和底壁的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朗泰沣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朗泰沣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32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添加非线性拟合的自适应算法
- 下一篇:一种夏季飑线风自动识别和预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