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鲟鱼集约化养殖增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7563.5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2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市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341100 江西省赣***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鲟鱼 集约化 养殖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鲟鱼集约化养殖增氧设备,其结构包括充气管、浮筒、气缸,所述浮筒中间安装有充气管,所述浮筒顶部与气缸相连接,所述充气管包括支撑架、管体、移动件、气囊、电磁铁、活塞、启动结构,所述管体顶部外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管体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活塞、电磁铁、移动件,所述管体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活塞与气缸相连接,所述启动结构安装在管体内并设在电磁铁上方,所述电磁铁外侧设有保护罩,所述管体由上管体和下管体组成,所述下管体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设计,能够使充气管在没有出气时保持关闭的状态,防止池水进入,从而避免现有的问题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鲟鱼集约化养殖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集约化养殖池在养殖鲟鱼时,需要通过增氧设备进行增氧,不然容易使鲟鱼缺氧,而搅拌式的增氧装置容易导致水体浑浊,不利于养殖,因此采用充气式增氧设备进行增氧。
现有的充气式增氧设备在使用时水体容易进入充气管中,使充气管中堆积污垢,影响充气管气体的流通量和流畅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鲟鱼集约化养殖增氧设备。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鲟鱼集约化养殖增氧设备,其结构包括充气管、浮筒、气缸,所述浮筒中间安装有充气管,所述浮筒顶部与气缸相连接,所述充气管包括支撑架、管体、移动件、气囊、电磁铁、活塞、启动结构,所述管体顶部外侧连接有支撑架,所述管体内从上往下依次安装有活塞、电磁铁、移动件,所述管体底部设有气囊,所述活塞与气缸相连接,所述启动结构安装在管体内并设在电磁铁上方,所述电磁铁外侧设有保护罩。
作为优化,所述管体由上管体和下管体组成,所述下管体外侧设有均匀分布的出气孔。
作为优化,所述移动件包括堵板、中间杆、连接架、导杆、磁铁滑块,所述中间杆与连接架相连接,所述连接架外侧与堵板相连接,所述堵板与下管体内侧贴合,所述中间杆顶部通过连接架与磁铁滑块相连接,所述磁铁滑块套设在导杆上,所述导杆连接在上管体底部与保护罩之间。
作为优化,所述上管体两侧分别设有安装槽、导槽、活动槽,所述安装槽通过导槽与活动槽相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启动结构包括C形杆、铰接轴、发条弹簧、制动杆、凹块、弹簧、推动件,所述C形杆通过铰接轴安装在安装槽内,所述C形杆通过发条弹簧与铰接轴相连接,所述C形杆尾部设有弹力块,所述弹力块与制动杆相配合,所述制动杆贯穿导槽且两端分别设在安装槽、活动槽中,所述制动杆与设在活动槽内的凹块相连接,所述凹块与设在侧面的推动件相配合,所述凹块顶部通过弹簧与活动槽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电磁铁设有动触片和静触片,所述动触片、静触片分别固定在安装槽内。
作为优化,所述推动件设在活动槽内的一端侧面连接有挡块。
作为优化,所述活塞上设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下方设有铰接板,所述铰接板铰接在活塞底部,所述活塞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支座,所述支座上铰接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通过小弹簧与支座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活塞的四个边为导角。
作为优化,所述动触片、静触片分别设在C形杆移动轨迹的两侧,所述C形杆为导电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市水产研究所,未经赣州市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5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