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7618.2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31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于鹏飞;薛景文;周赛;王金华;车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J8/00;B01J4/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lohc 加氢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压泵、微混合器、微反应器、相分离器和压缩机;
加压泵出口连接微混合器LOHC入口,微混合器出口连接微反应器三相流入口,微反应器三相流出口连接相分离器入口,相分离器H2出口连接压缩机入口,压缩机出口连接微混合器H2入口,相分离器催化剂出口连接微混合器催化剂入口;
微混合器中LOHC、H2、催化剂混合,H2为分散相;微反应器中LOHC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热量由冷却工质带走;相分离器中催化剂与LOHC主流分离,送回微混合器中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加氢催化剂平均粒径不超过50μm,能够在微混合器和微反应器内均匀分散,在相分离器内与加氢后的LOHC主流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催化剂采用气体吹入,液体夹带,粉末推入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进入混合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混合器采用T型、Y型、十字型或聚焦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微反应器中冷却工质在微通道内相变吸热,以维持最佳加氢反应温度,产生的蒸汽用于推动膨胀机做功或为其他设备和工序供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微混合器能够一次性实现物料混合,或者分步完成混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相分离器能够一次性实现物料分离,或者分步完成分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其特征在于,以进入微反应器前的LOHC为冷流体,离开微反应器后的LOHC为热流体,构成一个换热器/回热器,能够提高系统内部能量利用效率。
9.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微通道LOHC加氢系统,包括:
加压泵出口连接微混合器LOHC入口,微混合器出口连接微反应器三相流入口,微反应器三相流出口连接相分离器入口,相分离器H2出口连接压缩机入口,压缩机出口连接微混合器H2入口,相分离器催化剂出口连接微混合器催化剂入口;微混合器中LOHC、H2、催化剂混合,H2为分散相;微反应器中LOHC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反应热量由冷却工质带走;相分离器中催化剂与LOHC主流分离,送回微混合器中循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761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