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重组载体、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278115.7 申请日: 2021-03-15
公开(公告)号: CN112941095A 公开(公告)日: 2021-06-11
发明(设计)人: 陈翠翠;梁焕坤;昝洁;赖宏锐;何莹;郭桂铃;李来庆;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优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5/70 分类号: C12N15/70;C12N15/46;C12N1/21;C07K14/14;G01N33/569;C12R1/19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颜希文
地址: 510663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大熊猫 轮状病毒 ch vp7 蛋白 重组 载体 基因工程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重组载体、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本发明的重组载体,含有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编码基因。含有本发明重组载体的工程菌表达的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免疫原性,蛋白表达量大,极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毒株的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重组载体、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毒株首次由王成东等于2009年首次从大熊猫腹泻粪便中检测并分离出。该毒株可以引起幼龄大熊猫(5~11月龄)发生传染性及顽固性腹泻,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对大熊猫种群的扩大产生一定的影响。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和特效药物对GPRV感染进行防治,这对大熊猫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轮状病毒属于呼肠弧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其基因组含11个节段的dsRNA。该病毒的形态呈车轮状,无囊膜,由三层蛋白衣壳组成,分别是VP7、VP4和VP6蛋白。VP7是由基因9(或7、8)编码的一种糖蛋白,是轮状病毒的重要保护抗原。VP7蛋白能够独立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决定病毒的G血清型。但目前,关于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 rotavirus,GPRV)CH-1毒株的体外快速检测试剂盒尚无,因此建立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rotavirus,GPRV)CH-1毒株VP7蛋白的体外表达系统对大熊猫轮状病毒(giant pandarotavirus,GPRV)CH-1毒株的快速检测方法研制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重组载体、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含有本发明重组载体的基因工程菌表达的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免疫原性。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组载体,其中,含有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编码基因。

作为本发明所述重组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重组载体为将所述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编码基因插入到出发载体上得到的重组载体。所述的出发载体可以为本领域常规的载体,如市售的质粒、噬菌体或病毒载体等。

作为本发明所述重组载体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出发载体为质粒。所述质粒优选为pColdⅡ。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表达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基因工程菌,基因工程菌含有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编码基因。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因工程菌为将含有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载体导入宿主菌得到的。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宿主菌为大肠杆菌。所述宿主菌优选为大肠杆菌pTf16/BL21(DE3)感受态。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编码基因为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的基因。

作为本发明所述基因工程菌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为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或SEQ ID NO:2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取代、缺失或添加后具有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活性的蛋白质。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表达大熊猫轮状病毒CH-1毒株VP7蛋白的基因工程菌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上述的重组载体导入到宿主菌中。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优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优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1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