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织机的电子废边丝加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244.6 | 申请日: | 2021-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徐雪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奇立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00 | 分类号: | D03J1/00;D03D5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陈平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机 电子 废边丝 加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织机的电子废边丝加捻装置,包括:套筒,设有能够安装、容纳部件的内腔,内腔透过筒壁与外界水雾热交换;驱动机构,设于套筒内,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出套筒;第一防水组件,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废纱杆,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导纱机构,安装在套筒上。把传统的机械传动,改成现在的电机驱动,可以方便的实现正反转的切换,从而更好的加捻;电机也可以实现转速的调节,针对不同的产品,可以调节转速,从而实现不同的加捻效果。而且,本装置本利用织机的水雾环境进行热交换降温,充分利用了织机的自带环境,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之余,降低了结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织机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织机的电子废边丝加捻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透无梭喷水织机机械丝端处理工艺中需要通过加捻器进行加捻,通常使用的加捻器靠机械传动进行加捻,因这种加捻器是纯机械结构,零部件多,结构复杂,机械运行时零部件损耗厉害,维修多,费用大,而且易造成产品残次,功耗也大,增加产品成本。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织机的电子废边丝加捻装置,包括:
套筒,设有能够安装、容纳部件的内腔,内腔透过筒壁与外界水雾热交换;
驱动机构,设于套筒内,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伸出套筒;
第一防水组件,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
废纱杆,设于驱动机构的驱动端;
导纱机构,安装在套筒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织机的、电子控制的废边丝加捻装置。本装置中,驱动机构设于套筒的内腔,驱动机构对废纱杆进行驱动,驱动机构的透过套筒与外界水雾进行热交换,在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设置第一防水组件,能够防止水雾进入内腔,保证本装置能够稳定工作。本装置采用电子控制,且本利用织机的水雾环境进行热交换降温,充分利用了织机的自带环境,能够实现更精确的控制之余,降低了结构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包括定子、转子、控制组件,定子、控制组件设于内腔中,转子的一端设于内腔中且与定子配合,转子的另一端从套筒伸出。
由此,通过上述结构实现电子驱动,定子、控制组件被密封与内腔中,定子作为驱动端从套筒伸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的端面上设有供转子穿出的孔,第一防水组件设于该孔的内侧,第一防水组件作用于孔与转子之间。
由此,该孔供定子伸出,第一防水组件设于孔上防止水气进入内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机构还包括接电组件,接电组件的输出端设于内腔中,接电组件的输入端从套筒伸出,接电组件与套筒之间的缝隙中设于第二防水组件。
由此,接电组件配置为传输电力,接电组件与套筒的缝隙中利用第二防水组件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为铜。
由此,铜材料的导热性能强,且其制造成本更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套筒包括筒体和筒盖,套筒上远离孔的一端设有开口,筒盖可拆卸安装于该开口上,开口处设有第三防水组件,第三防水组件作用于筒体和筒盖之间。
由此,传动机构从开口处安装至内腔中,然后加之筒盖封闭,筒盖与开口处利用第三防水组件进行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纱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导纱轮,安装支架安装在筒体的外壁,安装支架的靠近废纱杆的一端设有导纱板,安装支架的远离废纱杆的一端设有折弯部,导纱轮可旋转地设于折弯部上。
由此,导纱机构对纱料进行导向,保证本装置工作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奇立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奇立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2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