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8588.7 | 申请日: | 2021-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34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李方晔;张现泽;卢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 |
主分类号: | A61B17/88 | 分类号: | A61B17/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植入 弯角 成形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包括peek植入管,peek植入管包括手柄和管体,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弯曲形成弯曲部,弯曲部上开设有多个骨水泥出泥孔,且弯曲部能通过套管通道前端的切断处切断并留存体内。本申请的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其在peek管前端开设多个不同方向的骨水泥出泥孔,填充方向不再单一,填充效果好;弯曲部可以切断留存体内,留存体内的peek管和填充喷出的骨水泥形成树杈式的稳定结构,固定性和牢固性好,便于患者快速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椎体成形装置大多采用植入管进行填充,填充后植入管撤出,植入管前端多采用单一出泥孔,这样的结构的缺点在于:(1)单孔填充,方向单一,填充不均匀,牢固性不好;(2)植入管撤出,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伤害。
因此,急需设计一款能够克服上述缺陷的新型可植入椎体成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其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包括peek植入管,所述peek植入管包括手柄和管体,所述管体的一端与所述手柄可拆卸地连接、另一端弯曲形成弯曲部,所述弯曲部上开设有多个骨水泥出泥孔,且所述弯曲部能通过套管通道前端的切断处切断并留存体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eek植入管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套管通道内,且所述弯曲部能够伸出所述套管通道并通过所述套管通道前端的切断处切断。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骨钻、扩张器以及穿刺针,所述扩张器可拆卸地套摄于所述穿刺针的外侧,所述套管通道可拆卸地套设于所述扩张器的外侧,所述骨钻可拆卸地套摄于所述套筒通道内。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用于定位的定位片。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穿刺针包括手柄和针头,所述手柄和所述针头为可拆卸设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弯曲部的多个骨水泥出泥孔朝向多个不同的方向。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新型可植入弯角椎体成形装置其在peek管前端开设多个不同方向的骨水泥出泥孔,填充方向不再单一,填充效果好;弯曲部可以切断留存体内,留存体内的peek管和填充喷出的骨水泥形成树杈式的稳定结构,固定性和牢固性好,便于患者快速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peek植入管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套管通道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骨钻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扩张器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穿刺针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定位片的示意图。
其中:1-手柄,2-管体,3-弯曲部,4-骨水泥出泥孔,5-套管通道,6-骨钻,7-扩张器,8-穿刺针,9-定位片,10-切断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以便于进一步理解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未经李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85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