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9136.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63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赖文川;袁剑平;谭乐腾;郑自强;孙寒冰;刘展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B63B35/00;H04N5/225;G01S19/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陈伟斌;刘瑶云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智能 无人 投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包括摄像头、旋转凹槽抛料装置、明轮、船体和银锌蓄电池,所述摄像头的底部安装在连接杆的顶部上,且连接杆的底端安装固定在饲料箱的顶端面上,所述船体上端固定有船舱盖,且船体内安装有银锌蓄电池,并且船体内安装有旋转凹槽抛料装置,所述旋转凹槽抛料装置内安装有变频机,且变频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上连接有滚筒。该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设置有旋转凹槽抛料装置,饵料从料箱进入旋转凹槽抛料装置的凹槽,通过转动滚筒达到一定角度从而使得饵料均匀抛洒入水中,凹槽抛洒装置通过智能操控系统能精确定量控制投饵速度和投饵量并有效减少饲料破碎率并实现抛洒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业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
背景技术
科技发展和农业人口老龄化,加速了国内外水产养殖从人工劳动力为主转为以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主,由于水产养殖业是利用适宜水域养殖水产经济动植物的生产事业,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从事水产养殖的时期较之采捕天然水产资源的捕捞业为晚,水产养殖业的出现和发展,标志着人类影响及控制水域能力的增强,而在水产养殖业中,池塘养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水产养殖方式,利用人工开挖或天然的池塘进行水产经济动植物养殖的一种生产方式,是人们通过苗种和相关的物质投入,干预和调控影响养殖动物生长的环境条件,以期获得最大产出的复杂的系统活动,2019年,全国池塘养殖面积2644.73千hm2,占淡水养殖面积的51.69%。投料是池塘养殖过程中劳动力投入较多环节之一,且投饵均匀性、破碎率、精准性是影响水产健康和水质良性净化的关键指标之一。
然而现在国内大部分养殖都是采用人工抛洒料,这容易导致投饵不均匀,不精准,饵料投量过大容易引起发酵,造成水体污染,从而影响水产的产量以及质量,现有的投喂机虽然可以解决投料问题,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但也有自身的缺点,如:饲料在投喂的过程中容易破碎,投放不均匀,投放过量或投放点不准确这都容易导致水产物无法正常进食,容易造成水质污染浪费饲料从而增加养殖成本。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投喂机投饵不均匀,不精准,饵料投量过大容易引起发酵,造成水体污染,从而影响水产的产量以及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智能无人投喂船,包括摄像头、旋转凹槽抛料装置、明轮、船体和银锌蓄电池,所述摄像头的底部安装在连接杆的顶部上,且连接杆的底端安装固定在饲料箱的顶端面上,所述饲料箱上连接安装有饲料箱盖,且饲料箱盖上镶嵌有饲料箱盖把手,并且饲料箱安装在船体上,所述船体上安装有发动机,且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齿轮,并且齿轮连接转动在链条上端,而且转动链条下端连接有明伦,所述船体上端固定有船舱盖,且船体内安装有银锌蓄电池,并且船体内安装有旋转凹槽抛料装置,而且船体上安装固定有固定箱,所述旋转凹槽抛料装置内安装有变频机,且变频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轴,并且转动轴上连接有滚筒。
优选的,所述饲料箱把手固定在饲料箱盖的中心部位,且饲料箱盖的长度和宽度分别小于饲料箱顶端面的长度和宽度,并且饲料箱盖与饲料箱之间为铰接。
优选的,所述旋转凹槽抛料装置安装固定在饲料箱的后端,且饲料箱固定在船体的中间部位,并且船体的长度大于饲料箱的长度,而且饲料箱的中心轴线与摄像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竖直中心线上,同时船体的底端面呈“几”字形。
优选的,所述滚筒与固定箱精密配合,且滚筒内开设有凹槽,并且滚筒的长度小于固定箱的内部空间长度,而且凹槽设置在滚筒的中间部位,同时滚筒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的中心轴线位于同一水平中心线上。
优选的,所述明伦对称分布在船体的左右两侧,且明伦分别与转动链条和齿轮一一对应,并且明伦底端面的高度低于船体底端面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1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磁极永磁驱动电机
- 下一篇:一种单色机成型多色模的辅助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