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79351.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宇清;何宇;方剑;潘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地址: | 226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复合 纱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包括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根碳纳米管或多个碳纳米管束合股,浸润有机溶剂,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初级纱,所述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20°,在所述合股过程中,碳纳米管的根数或多个碳纳米管束包含的碳纳米管的根数为3-21根,所述碳纳米管束的平均直径为40-60nm;
(2)将按照步骤(1)制成的多个碳纳米管初级纱分别浸入第一石墨烯分散液中,合股,烘干,加捻,制成碳纳米管复合初纱,然后将制成的所述碳纳米管复合初纱浸入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烘干,制成所述碳纳米管复合纱线;其中,所述加捻采用的捻度角为5-10°,所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所述第二石墨烯分散液分别通过将石墨烯分散在水中制成,所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或所述第二石墨烯分散液中石墨烯的浓度为2~4mg/mL,所述碳纳米管复合初纱包含5-63个碳纳米管初级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有机溶剂为选自甲醇、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氯仿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进行所述加捻之前的烘干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石墨烯的片径为500nm-5μm,厚度为1~5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第一石墨烯分散液、所述第二石墨烯分散液分别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使石墨烯在超声作用下分散在纯水中;所述超声作用中,将纯水的水温控制在15-25℃,超声功率控制在300-400W,超声时间为2-3h,且每隔20-40min搅拌一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碳纳米管通过阵列纺丝制备,所述阵列纺丝采用的碳纳米管阵列通过如下方法制备而得:将石英基底置于CVD管式炉中,在氩气和氢气存在下、在700-1200℃下、在催化剂存在下通入碳源气体,生长,停止通入氢气和碳源气体,在氩气保护下降温,直至室温,制成;其中,所述催化剂为二茂铁和二甲苯的混合液,所述混合液中二茂铁的浓度为0.04-0.08g/mL,所述氢气和所述氩气的流量比为1-3∶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为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或者它们的组合;所述碳源气体为乙炔,所述乙炔的流量为0.005-0.05L/min,所述生长的时间为2-15min。
8.一种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成的碳纳米管复合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未经南通纺织丝绸产业技术研究院;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3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