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79998.3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7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吕非;何鸣一;周福;武会超;谭志军;陈凯旋;王立旭;宗伟康;曾锦程;王强;陈宁;陈亮;陶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H04L29/08;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张赏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配电 云主站 终端 数据 接入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在配电云主站侧增加物联接入服务,实现物联网边、端设备在物联管理平台和配电云主站之间的模型同步,并接收物联管理平台上报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本发明为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协同工作提供了解决方案,大幅度提升配电云主站边/端设备接入效率,降低设备接入运维工作量,保障了配电物联网建设的顺利开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与电网的不断融合,配电物联网已成为配电自动化领域新的生产消费模式,所产生的海量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资料 ,推动了配电数据接入、管控方式、经营模式、服务体系的全面变革。
配电物联网是传统工业技术与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电力网络运行形态。通过赋予配电网设备灵敏准确的感知能力及设备间互联、互通、互操作功能,构建基于软件定义的高度灵活和分布式智能协作的配电网络体系,实现对配电网的全面感知、实时传输、实效处理和智能应用,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配电物联网中物联管理平台(IOT) 实现设备管理、应用管理、数据采集等功能,配电云主站实现配电网运行状态监控、决策分析应用等功能。物联管理平台采集的配电业务数据需要支撑配电业务应用,存在着模型同步、数据交互等问题。物联管理平台如何为配电云主站提供标准服务,如何实现配电云主站设备模型和业务数据的贯通,是当前配电物联网建设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及方法,实现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的设备模型和业务数据的贯通。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系统,在配电云主站中增加物联接入服务,
所述物联接入服务用于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
以及,
用于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
根据设备物模型文件,在配电云主站创建对应设备的设备类型;所述设备包括边设备和端设备;
根据边设备台账信息,创建边设备通信模型;以及将边设备通信模型与配电云主站中对应的电力设备模型进行绑定;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边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边设备通信模型;
订阅物联管理平台子设备添加主题,根据上送的添加子设备消息,创建子设备通信模型;以及调用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子设备接口,通知物联管理平台创建同样的子设备通信模型。
进一步的,所述物联接入服务具体用于,
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并转发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类型的主题上;
从不同的主题上订阅数据,基于物模型文件和消息结构,提取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
根据业务数据的关键属性,检索业务数据对应的一、二次模型信息,并根据量测字典表将业务数据转换为量测对象;
将解析的量测对象,按照配电业务量测类型发送到配电云主站消息总线对应的主题上。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适用于配电云主站的物联终端数据接入方法,包括:
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
以及,
获取物联管理平台推送的业务数据,转换成配电云主站能够识别的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进行物联管理平台与配电云主站之间设备模型的同步和映射,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799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