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齿散热器的压铸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0323.0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任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22 | 分类号: | B22D17/22;B22D17/26;B22D17/32 |
代理公司: | 重庆德创至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5 | 代理人: | 陈先权 |
地址: | 40901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器 压铸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齿散热器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根据产品结构和高导热合金的收缩特性制定收缩率,结合产品结构制定特定的分型方案;设计独特的浇排系统和工艺设计;动定模采用独特的外连接结构;定模局部设计反顶结构;动模芯成型部位采用特殊的镶拼结构;动定模采用独特的温控系统;采用独特的两组液压式抽真空结构;综合以上一体的压铸模具结构,实现高齿散热器压铸模具连续稳定生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解决了100mm高齿散热器一体压铸成型难的问题,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保证了高齿散热器压铸模具可连续稳定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装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齿散热器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高压压铸是一种精密成型工艺,该工艺其制造的零件成本低,效率高,质量轻,散热好等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汽车和通信领域,在通信方面主要用于制造各类铝镁合金产品,如散热器,屏蔽盖等,随着通信技术的更迭以及5G通信的全面商用,其通信基站对散热器壳体的散热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质量要求越来越轻量化,而改善散热器壳体散热能力和轻量化的常用方法一是采用高导热的铝合金材料作为壳体原材料,二是改善散热器壳体结构,如加高散热器壳体上面散热齿的高度,且要求散热齿由铝型材镶嵌压铸改成直接压铸成型等。目前应用于5G基站上面的散热齿高度达100mm以上(传统的散热齿直接压铸成型高度极限在50mm),加高散热齿和散热齿直接压铸成型都给压铸工艺和压铸模具设计制造带来较大挑战,一是如何解决高齿片模具型腔加工制造难题,二是所设计制造的模具如何保障产品成型的内外部质量要求,三是模具如何保障连续稳定的生产过程都是主要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齿散热器的压铸模具,其解决了高齿散热器模具难以制造和压铸难以成型的难题,实现了高齿散热器压铸模具可连续生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齿散热器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具本体、浇铸系统、排气集渣结构、温控系统;
模具本体包括相对布置的动模和定模,其中所述动模包括动模底板、动模芯、动模镶块、动模框、上滑块、下滑块;所述定模包括定模底板、定模框、定模芯;其中动模芯、动模镶块、上滑块、下滑块、定模芯组成散热器的型腔结构,散热器的散热齿位于动模一侧,散热器的内腔位于定模一侧,其中所述上滑块的分型面位于散热齿中部,所述下滑块的分型面位于散热器大面与内腔竖直侧壁相交的位置,
浇铸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料饼、浇道、铸件、渣包、真空道,其中料饼、浇道均分布定模一侧,所述浇道包括直浇道、四股分支横浇道、内浇口,其中四股分支横浇道与所述内浇口呈90°过渡,形成鹰嘴式浇口设计,所述内浇口为整体式内浇口,所述四股分支横浇道从所述直浇道尾端开始过渡分为左侧分支浇道和右侧分支浇道,其中左侧分支浇道和右侧分支浇道各分为两个分支浇道,且左侧分支浇道和右侧分支浇道互为对称结构,
排气集渣结构包括在所述镶块外沿封水面台阶位置沿叶片纵向开设溢流口,并在所述动模芯上开设渣包,且通过设置在动模芯上的通道将每个散热齿外侧对应的渣包串联,散热齿两端的渣包分别汇入分型面上的真空道,
温控系统包括定模温控系统和动模温控系统,其中定模侧采用线式和点式混合温控结构,定模侧包括三组温控回路,其中每组温控回路包括一个进口连通两个第一线式结构,每个第一线式结构对应一个出口,且每个第一线式结构上均匀分布有7根点式结构,在对应所述浇口的位置设置有一进一出的线式冷却回路,浇口套位置设置有一进一出的环式冷却回路;动模侧包括四组线式油温加热通道,该四组线式油温加热通道对应动模上对应散热齿4/5高度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模具本体还包括分别连接在动模和定模上的锁模钉,所述锁模钉为圆柱型结构,所述锁模钉中部具有上下相对的两个径向通槽,所述锁模钉通过螺栓连接到定模或动模上,所述锁模钉还通过所述径向通槽连接在压铸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美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0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OLED显示面板和OLED显示装置
- 下一篇:人工辅助智能工业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