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负荷识别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525.7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红;袁岩;靳卫国;张霄;席晟哲;黄文涛;苏东元;胡明迪;余兆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N3/04;G06N3/08;G01R3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华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0 | 代理人: | 彭年才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遗传 优化 神经网络 负荷 识别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集用电设备的强电模拟信号,将所述强电模拟信号转换为弱电模拟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弱电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步骤二,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异常数据处理、去噪处理和归一化处理;
步骤三,对处理过后的数字信号进行事件探测,以判断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变化;
步骤四,对探测到的事件进行负荷特征提取;
步骤五,通过神经网络监督学习算法识别出所述特征对应的负荷类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所述异常数据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横向对比法、数据竖向对比方法、置换法、概率统计法和缺失数据的补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对比法指将任一时刻的数字信号和其相邻的数字信号进行对比分析,若其幅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进行修正处理;所述数据竖向对比方法是将相邻日期的同一时刻的数字信号进行对比分析,若其幅值的差值大于预设阈值,则进行修正处理;所述置换法是将明显异常的数字信号进行替换;所述概率统计法是根据经验进行负荷数据的初选和修正,然后再根据与设置的置信区间,经过这两步达到对数字信号中坏数据的识别和修正;所述缺失数据的补充是用相似日的数字信号取均值来进行补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所述数据归一化处理是将数字信号的幅值限制在0到1之间,具体的公式如下:
其中,x为原始的数字信号的幅值,xmin、xmax是多个数字信号的幅值中最大值和最小值,为归一化的数字信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所述的事件探测通过对电压、电流信号进行预处理来记录用电设备的启停情况,判断标准是负荷特征是否发生了变化,具体包括:
根据n个数字信号的数列y0,y1,Λ,yn,来判断假设事件的A0和A1真假;
其中,事件A0表示y0,y1,Λ,yn服从模型事件A1表示存在某一时刻r,满足其中,表示参数为向量θ的模型,
式中,Λ表示省略号。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所述的负荷特征提取是在事件数据中挖掘出有效表征事件特性的不同的负荷印记(load signatures,LS)特征。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荷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的具体过程包括:对给定的用电设备特征库及从所述数字信号中提取的负荷特征,辨识负荷的成分,来实现负荷类型的识别。
8.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负荷类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用电设备的强电模拟信号,将所述强电模拟信号转换为弱电模拟信号,并通过模数转换器将弱电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数字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其中,所述数据处理包括异常数据处理、去噪处理和归一化处理;
探测单元,用于对处理过后的数字信号进行事件探测,以判断所述用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变化;
提取单元,用于对探测到的事件进行负荷特征提取;
识别单元,用于通过神经网络监督学习算法识别出所述负荷特征对应的用户设备的负荷类型。
9.一种基于遗传优化神经网络的负荷类型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的方法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安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5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