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32有线串口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1789.2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2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峰;朱俊岗;钟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6 | 分类号: | H04L12/46;G08C17/02;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232 有线 串口 信号 zigbee 无线 转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232有线串口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侧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盒体的内侧设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设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一侧设有RS232串口协议模块,与RS232串口协议模块相邻的一侧设有Zigbee无线模块,所述Zigbee无线模块的一侧设有微型散热风扇,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液态散热铜管,所述液态散热铜管的一端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内嵌有固定组件,且所述电路板顶部设有导热硅胶层。本发明有效的提高了散热效果,不仅减少了转接器内部的电子部件由于过热而损坏的情况,且能延长转接器的使用寿命,减少了成本;实现了RS232串口设备与无线Zigbee网关之间的通信,从而实现了设备的无线智能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转接器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232有线串口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的质量和技术也在不断地提高,在安防、电器、暖通等领域常使用转接器进行信号的转换。
现有技术中,转换器中一般不具有专门的散热结构,大多会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来实现散热,因此存在着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从而导致转换器中的电子部件容易由于热量过高而缩短使用寿命,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转换器中的电子部件损坏。
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转接器来加快散热,以解决电子部件由于热量过高而缩短使用寿命或损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232有线串口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232有线串口信号与Zigbee无线信号的转接器,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侧板上并排设有多个散热孔,所述盒体的内侧安装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顶部靠近外沿边安装有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的一侧设有RS232串口协议模块,与RS232串口协议模块相邻的一侧设有Zigbee无线模块,所述Zigbee无线模块的一侧设有微型散热风扇,且所述电路板上设有多个液态散热铜管,多个所述液态散热铜管交错分布于微控制器、RS232串口协议模块、Zigbee无线模块和微型散热风扇的外侧,每个所述液态散热铜管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内嵌有固定组件,且所述电路板的顶部设有导热硅胶层。
优选的,每个所述固定组件均包括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内侧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有第一滑动板和第二滑动板,所述第一滑动板与固定筒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安装有卡杆。
优选的,所述液态散热铜管的一端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侧安装有扣座,且所述卡杆的凸起端与扣座上的缺口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有滑槽,且所述第二滑动板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板远离弹簧的一侧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远离第二滑动板的一端贯穿固定筒延伸至外侧安装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拉杆与固定筒的连接处安装有保护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柱上与液态散热铜管相对的一侧安装有L型安装板,所述L型安装板通过螺栓与电路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Zigbee无线模块远离微控制器的一侧设有VDC电源模块,所述VDC电源模块的一侧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通过导线与VDC电源模块和微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微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RS232串口协议模块、Zigbee无线模块、VDC电源模块和微型散热风扇电性连接,且所述RS232串口协议模块和Zigbee无线模块均通过导线与VDC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盒体的内壁上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与散热孔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物联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7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