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1822.1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92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邓峰;吴铭榜;龚文丽;叶昊;马璐琳;魏莉莉;姚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0 | 分类号: | B01J20/20;C01B32/30;D06M11/38;D06M13/256;D06M15/09;D06M11/70;D06M11/155;D06M11/71;D01F9/16;D06M11/11;D06M101/06;D06M10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超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兼具 热和 焦耳 精油 控释 功能 多孔 纤维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复配前处理碱剂体系:将渗透剂、稳定剂及氢氧化钠在纯水中进行搅拌溶解制备第一溶液;
2)按一定浴比将纤维素原料置于第一溶液中,常温下搅拌并静置6小时,而后取出纤维充分洗净并在40℃烘干至恒重,获得预处理纤维;
3)制备活化体系:取渗透剂及化学活化剂在纯水中,充分搅拌制备第二溶液;
4)将步骤2)制备的预处理纤维加入到步骤3)制备的第二溶液中,浴比为5-10:1,常温下浸渍24h后取出,并在25-40℃烘除多余水分,得到活化纤维;
5)将步骤4)所得活化纤维在置于管式马弗炉中,在200℃条件下,空气氛围中加热2h,然后以5-10℃/min速率升温至一定温度,并调节为氮气氛围炭化一定时间,得到炭化纤维;
6)将步骤5)所得炭化纤维置于盐酸水溶液中,洗涤1h,然后用纯水充分冲洗,烘干多孔炭纤维;
7)取步骤6)中制备的多孔炭纤维研磨小于200目尺寸粉末,并喷覆一定浓度的高分子溶液,加热交联,并取0.5g交联多孔炭纤维置于直径为1cm圆柱形模具中,并在一定压力下挤压成型;
所述步骤7)中,所述的高分子溶液的溶质为淀粉、动物皮胶、骨胶、聚乙烯醇、天然橡胶、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聚氨酯、过氯乙烯树脂、氯丁橡胶、丁腈橡胶、硅酸盐、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溶剂为水、乙醇、正丁醇、异丙醇、N-N二甲基甲酰胺中至少一种;
8)将步骤7)中制备的多孔炭纤维压片加入到一定浓度精油乙醇溶液中,待吸附稳定后,制得具有光电热控释性能的载香多孔炭纤维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的渗透剂浓度1-2wt%,稳定剂浓度为0.5-1.5wt%,氢氧化钠浓度为4-8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中:所述的浴比为10-2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所述的渗透剂浓度为1-2wt%,化学活化剂浓度为10-50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5)中:氮气氛围加热温度450-900℃,氮气氛围加热时间为50-100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6)中,盐酸摩尔浓度为0.01~1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7)中:所述的高分子溶液浓度为1-2wt%,交联温度50-70℃,挤压成型的压力0.5-1Mpa。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8)中,精油乙醇溶液中的精油浓度范围1-30wt%,搅拌浸渍时间为1-12h。
9.一种兼具光热和焦耳热精油控释功能的多孔炭纤维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182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