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282122.4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0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钱文华;武兴伟;支英超;陈凯恩;谭晓璐;钱文东;胡慕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J2/08 | 分类号: | B63J2/08;B63J2/10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通行 安全 功能 船舶 货舱 通风 | ||
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包括通风筒筒体,其左端前侧的外壁上设前左传动板、左端后侧的外壁上有后左传动板,其右端前侧的外壁上有前右传动板、右端后侧的外壁上有后右传动板,在通风筒筒体的前、后侧内壁的相向一侧之间有盖板铰接座支承梁;通风筒左盖板,对应于通风筒筒体的左端上部设置;通风筒右盖板,对应于通风筒筒体的右端上部设置;盖板联动机构,对应于盖板铰接座支承梁的上方的位置设置;镂空通风罩,罩置在通风筒筒体外;一对护栏,与镂空通风罩的上部的前后侧固定;联动轴操作杆,与盖板联动机构插套配合。保护货物,隔绝外界空气;设置一对护栏,消除对通行的干涉影响,起到良好的避免绊倒人员的安全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货舱通风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船舶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集装箱货运船舶,前述的通风筒是设置在货运船舶(习惯简称“货船”或“运货船”,以下同)的货舱与货舱之间的隔梁或称横舱壁的部位,用于向货舱内引入新风(新鲜空气),起到对舱室的通风换气作用,而在遇到风大浪高以及降水情形时又需要及时关闭,以免舱内进水而损及货物乃至引起有失安全的事故。此外,在某些意外情况如货舱内发生明火时,也需要关闭通风筒,以起到隔绝外界空气的作用。
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船舶用的通风筒相关的技术信息,如CN102200330A推荐有“一种带导流罩菌形通风筒”,该专利客观上具有在其说明书第0006段中所述的技术效果,但是当其安装于船舶上时会暴露以下欠缺:其一,由于在一艘货船上通常需要安装众多的通风筒,例如依据相应的规范,一艘运输能力为三千标箱(三千个标准集装箱)的船舶需要安装七十余只通风筒,于是在海浪来袭以及天气降水急需关闭通风筒时,只能由船员对逐个通风筒的手轮操作,关闭所有通风筒所花费的时间较长,不利于及时应对风浪及降水;其二,由于在结构上采用的是手轮操作,因而相对于一个通风筒而言,所耗时间相对冗长,并且船员的操作强度大;其三,由于上部的形状呈菌形(即呈蘑菇形或称伞形)并且间隔分布于前述货舱与货舱之间的隔梁上后,当船员因作业需要而从一侧的甲舨(即“一侧的船舷”,以下同)循着隔梁走向另一侧的甲舨(即“另一侧的船舷”,以下同)时,需要不断地跨越通风筒,也就是说,这种结构形式的通风筒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船员的必要通行并且存在绊倒通行人员引发安全事故之虞。
CN111661306A提供有“T型通风筒”,该专利当需要将分盖板(即筒盖)开启或关闭时,操作手柄而通过随动杆向分盖板(即通风筒盖)施力,带动分盖板绕承接梁上的转动装置转动,两块分盖板与筒体顶部端口之间均形成通风间隙,反之同例(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5段)。相对于前述CN102200330A而言,由于由利用杠杆原理的操作手柄替代了手轮,因而开启或关闭筒盖板的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但是该CN111661306A仍存在以下缺憾:由于需要对筒盖板的启闭逐个操作,因而总体所花费的操作时间仍然是相对冗长的。
针对上述已有技术存在的欠缺,有必要加以合理改进,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显著提高将筒盖板开启或关闭的速度而得以满足应对风大浪高海况以及天气降水时的及时快捷处置要求并且有利于保护货物、有便于体现良好的安全性而得以方便船员依需从船舶的长度方向的一侧循着横舱壁走向船舶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具有通行安全功能的船舶货舱通风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海鑫船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