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冰箱的真空室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2558.3 | 申请日: | 202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84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陆涛;蔡训儒;焦其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7/04 | 分类号: | F25D17/04;F25D25/02;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洪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4 | 代理人: | 孙小华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冰箱 真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冰箱的真空室及其控制方法,涉及冰箱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执行组件、真空室、主控板和压力传感器;真空室内设置有真空室抽屉;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真空室抽屉上;执行组件设置在真空室抽屉的底部;执行组件包括电机、丝杠、连接块和支撑座,支撑座安装固定在真空室的内侧底面,支撑座的一侧固定有丝杠,另一侧固定有电机,连接块与丝杠螺纹连接,连接块的上端与真空室抽屉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在真空室抽屉底部放置执行组件,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促使连接块移动带动真空室抽屉打开和关闭,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真空室抽屉开关是否有障碍物阻拦,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真空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加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冰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冰箱的真空室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冰箱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对食物进行储藏保鲜。但是冰箱的保鲜周期及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众所周知,冰箱真空保鲜效果较好,但是目前真空室抽屉打开和关闭不能使用户方便的同时享受这些功能,因此如何能够更加方便和智能开关真空室抽屉,同时在打开或关闭过程中,确保不会伤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冰箱的真空室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在真空室抽屉底部放置相应的电机、丝杠、固定座、连接块和支撑座,通过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促使连接块移动,同时带动真空室抽屉打开和关闭,并通过压力传感器判断真空室抽屉打开和关闭是否有障碍物阻拦,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实现真空室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更加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用于冰箱的真空室,包括执行组件、真空室、主控板和压力传感器;真空室内设置有真空室抽屉;压力传感器放置在真空室抽屉上,使得真空室抽屉打开或关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其压力传感器会发生变化,并将相关电信号反馈给主控板;执行组件设置在真空室抽屉的底部,用于控制真空室抽屉的打开和关闭;执行组件包括电机、丝杠、连接块和支撑座,支撑座安装固定在真空室的内侧底面,支撑座的一侧固定有丝杠,另一侧固定有电机,连接块与丝杠螺纹连接,连接块的上端与真空室抽屉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器为可以测量正负压力的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执行组件还包括联轴器,联轴器固定在支撑座的侧面,电机通过联轴器和丝杠同轴连接。
进一步地,执行组件还包括固定座,固定座与支撑座固定连接,固定座上表面设置有滑槽,连接块底部与滑槽滑动连接。
一种用于冰箱真空室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冰箱通电后,控制系统启动;
步骤二,判断真空室抽屉是否需要打开或关闭,若否,执行步骤六,若是,执行步骤三;
步骤三,控制系统对执行组件发送相关指令,电机带动丝杠转动,使连接块沿着丝杠移动,进而来实现真空室抽屉向预定位置移动;
步骤四,TO时间内检测到压力传感器数值是否有变化,从而判断真空室抽屉是否遇到障碍物,若否,执行组件继续带动真空室抽屉移动至预定位置,并执行步骤六,若是,压力传感器将电信号反馈给主控板,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执行组件的停止,并执行步骤五;
步骤五,T1时间内判断压力传感器数值是否变化,若否,发生警报提示并执行步骤六,若是,则判断压力传感器数值是否为正值,若判断是正值,则返回步骤三,若判断不是正值,则将电信号反馈给主控板,通过控制系统来控制电机反转,带动真空室抽屉返回;
步骤六,系统结束。
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执行组件继续带动真空室抽屉移动至预定位置,判定真空室抽屉是否移动至预定位置,若是,则执行步骤六,若否,则返回步骤三。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2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