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MOFs的钴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283904.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2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李建;袁果园;刘德蓉;汤毅;崔坤成;李泓锟;李艳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8G83/00 | 分类号: | C08G83/00;C08J9/28;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8L87/00;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mofs 离子 印迹 聚合物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OFs的钴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先制备锆基MOFs材料UiO‑66‑(OH)2,再用3‑[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吡啶‑2‑甲醛对其进行修饰改性聚合,然后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洗脱以除去钴离子,最后得到钴离子印迹聚合物(Co(II)‑IIP)。本发明制得的Co(II)‑IIP用于含钴离子废水处理,充分结合了离子印迹材料高选择的优势与MOFs材料高吸附容量的特性,实现了从废水中高容量、高选择性的吸附钴离子。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涉及钴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基于 MOFs的钴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钴是一种坚硬、有光泽非常稀缺的金属资源,通常是铜和镍开采的副产品,独立钴矿物极少。钴还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微量元素,也是维生素B12的组成成分,适量的低浓度 钴对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但是如果浓度过高将使植物受到毒害作用。环境如果被具有 放射性的钴污染,其放射性会严重影响周围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如果人类摄入了含放 射性钴的物质,会导致脱发、血液内的组织细胞严重受损、白血球减少,引起血液系统 疾病。同时,来自原子能工业排放的废弃物、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医疗放射性的遗弃 物是钴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从环境中富集钴元素,既能降低钴对于人类、环境的影响, 又能回收再利用钴资源,是一项一举两得的工作。所以,从环境中富集钴元素就显得十 分有必要。
目前移除钴离子的方法有萃取法、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分离法,膜分离法和吸附法等。萃取法工作量大,萃取剂易挥发、易燃、有毒、不环保等问题;沉淀法污泥量大、 固液分离困难,尤其是当污泥的pH值发生变化时可能出现金属离子重新解离的情况;离 子交换分离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是树脂交换容量有一定的限制、有机物溶出、树 脂表面会有微生物的繁殖、树脂的再生过程较麻烦;膜分离法无相变,能耗低,设备简 单,操作方便安全,但是膜面易发生污染,致使膜分离性能低,其稳定性、耐药性、耐 热性、耐溶剂能力有限,导致其使用范围有限;吸附法操作简便、不使用有机溶剂、二 次废物少,但是目前应用于吸附的材料在选择性、吸附容量和机械性能等方面还存在着 一定的不足,还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因此寻求一种选择性好、吸附容量高的新型吸附 剂就显得十分有必要。
离子印迹技术是以目标离子为模板,利用目标离子与功能单体的特异性相互作用, 再加上合适的交联剂聚合得到未去除模板离子的离子印迹聚合物,反应完成后将模板金 属离子洗脱除去,形成具有固定孔径、大小的三维网状立体刚性结构。这个三维孔穴可以专一地、选择性地重新与模板离子结合,从而使该聚合物对模板离子具有专一的识别 功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MOFs的钴离子印迹聚合物吸附材料,该吸附材料能够特异性地吸附移除废水中的钴离子,不仅 吸附能力强,而且选择性高。
除特殊说明外,本发明所采用的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283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